[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燃料与煤协同燃烧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55023.4 | 申请日: | 2022-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6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马培勇;王思杰;张维;刘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F23B30/08 | 分类号: | F23B30/08;F23B30/00;F23B40/02;F23B80/02;F23K1/04;F23K3/08;F23L9/06;F23K5/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燃料 协同 燃烧 装置 | ||
1.一种生物质燃料与煤协同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嵌设于炉体(1)内的气化室(2),所述炉体(1)内设有链式炉排(11),所述链式炉排(11)的一侧设有落料口(12),另一侧设有排渣口(13),且链式炉排(11)的下方设有进风口(14);所述排渣口()的上方设有烟气室(15),所述气化室(2)的炉壁被烟气室(15)的高温烟气包围;所述气化室(2)的上部设有燃气出口(21),所述燃气出口(21)与进风口(14)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与煤协同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式炉排(11)靠近排渣口(13)一侧的末端上方设有后炉拱(16),所述后炉拱(16)的前端向靠近落料口(12)一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与煤协同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炉拱(16)靠近链式炉排(11)的侧壁上固定设有搅拌器(3),所述搅拌器(3)包括搅拌杆(31)和设于搅拌杆(31)端部的搅拌叶片(32),所述搅拌叶片(32)悬置于靠近链式炉排(11)的上方,用于搅拌煤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与煤协同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32)和搅拌杆(31)内均设有中空的第一腔体,所述搅拌叶片(32)上设有通孔,所述后炉拱(16)内设有第二腔体(161),所述第二腔体(161)的与搅拌杆(31)的第一腔体联通,另一侧设有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与煤协同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烟气室(15)处设有烟气出口(17),所述烟气出口(17)连接有排烟管(4),所述风机与排烟管(4)联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与煤协同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炉拱(16)的上方设有挡板(18),所述挡板(18)与后炉拱(16)之间形成用于烟气流通的烟道,所述挡板(18)的顶部与炉体(1)的内侧壁连接,底部悬置于后炉拱(16)尾部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与煤协同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8)靠近落料口(12)一侧的端部距离后炉拱(16)的高度大于挡板(18)另一侧端部距离后炉拱(16)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与煤协同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顶部设有煤料仓(5)和生物质料仓(6),所述煤料仓(5)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料口(51),所述生物质料仓(6)的顶部设有第二进料口(61);所述煤料仓(5)与落料口(12)联通,所述生物质料仓(6)与气化室(2)的顶部联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未经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502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