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浇筑混凝土构件的自动装配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54908.2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4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潘泽泉;刘志彬;杜瑞民;许志国;郭侠杰;赵建华;李晓燕;史军伟;邢大庆;王灏;刘春龙;杜伟;娄亚鹏;霍保华;苗海敏;胡鹏;马延锐;刘鑫;杨超;李翠果;赵振光;李小飞;王胜雷;吴宁;李清超;张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广通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02 | 分类号: | B28B7/02;B28B7/3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 |
地址: | 056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浇筑 混凝土 构件 自动 装配 模板 | ||
一种用于浇筑混凝土构件的自动装配模板,包括外模和内模;内模设有四块模板,四块模板之间相互铰接或搭接,构成构件截面所需的形状,通过四个驱动部分和传动链,分别将电机动力传递至四块模板,完成整个预制构件内模的收紧或打开。本发明操作简单、易于自动化,预制构件生产周期短,节约能耗。本发明还克服了人工装配模板费事费力的缺点,具有装配拆卸速度快、结构整体性能好、安全系数高、减轻劳动强度的优点。除此之外,人工装配模板使用的材料不统一,随意性大,模板拆卸后无利用价值,只能当做废物,既浪费能源,又污染环境,而本发明的内模构件,可重复使用,大大节约了预制构件的材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特别是一种混凝土浇筑的自动装配模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技术领域,大量使用着各种槽、管、箱类的构件,用这些构件来构筑输送水、污水或其他各种液体的管路。制备大型槽管类构件一般在施工现场浇筑,用于浇筑成型的模板由外模板和内模板构成,在内外模板之间预先配置好预应力加强筋,加强筋绑扎结实后在内外模板的间隙中浇筑搅拌好的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将模板拆掉,这类构件即制备完成。由于浇筑混凝土的工艺比较简单,利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边运输边搅拌,浇筑一旦开始将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因此决定这类构件制备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模板的装配时间,然而,由于大型内模的支撑结构较为复杂,其装配、拆卸繁琐,需要完全依靠人工将多种板材、角铁、管材、异型构件等通过不同的连接件组装在一起,费时费力,远不能满足争时间抢进度的施工要求。而且,由于装配空间狭小,人在其中操作,极易碰伤,存有安全隐患。因此,研究内模的快速装配,即成为制约这类建筑构件制作速度的关键步骤。
发明人以分类号E04G、模板、槽(管、箱)为关键词在中国专利数据库中搜索,查到相关实用新型专利13925篇、授权发明1573篇,但没有发现与本发明技术方案类似的模板结构。比如中国专利CN2020107108313号、名称为“一种模板化自适应门窗洞口可调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它公开了一种封闭框型建筑构件的混凝土浇筑模板,但其模板支撑系统仍需人工搭建,且这种模板结构难以支持大型厚重的混凝土浇筑。又如中国专利CN202022960366.7、名称为“一种用于雨污水检查井流槽施工的定制模板”,它给出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矩形定型模板包括方形内支撑,所述方形内支撑相对两侧固定安装有方形模板,所述弧形定型模板包括弧形内支撑,所述弧形内支撑外侧固定安装有弧形模板;所述矩形定型模板与弧形定型模板之间为拆卸连接”。但其模板分为矩形定型模板和弧形定型模板两部分,其截面形状为开口式结构,并不适用于封闭的槽、管、箱类的构件,且在装配时仍需人工操作,不能解决模板装配自动化的问题。
另外,在建筑物的突发事故中,需要快速完成损毁建筑物或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搭建,重建时间紧、任务重,现场快速浇筑槽、管、箱类构件成为第一关键要素,而模板装配又成为耗时最多的工序。有鉴于此,业内普遍要求开发一种可快速自动化装配的模板结构来代替人工装配,以高效完成浇筑模板的组装和拆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浇筑混凝土构件的自动装配模板,它以电机为驱动力,在单片机的控制下,自动控制浇筑模板各部件的收放,完成混凝土浇筑模板的组装;同时,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又能自动收缩,减少粘结阻力,迅速使模板与混凝土层脱离,为内模拖移减少阻力。本发明的浇筑模板可反复拆装,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避免材料浪费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广通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广通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49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