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安装的一体化屋面光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47934.2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7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曹红彬;张铁标;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阳光智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18 | 分类号: | E04D13/18;E04D13/064;E04D13/16;H02S20/23 |
代理公司: | 南通德恩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698 | 代理人: | 丁桂红 |
地址: | 2247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装配式 安装 一体化 屋面 系统 | ||
1.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安装的一体化屋面光伏系统,包括左边框(1)、中框(5)和右边框(8),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边框(1)由安装槽(16)、导水槽(17)和折板(18)组成,所述左边框(1)和右边框(8)为镜像对称的结构,所述左边框(1)和右边框(8)的顶部均设有凸起,所述左边框(1)和右边框(8)的顶部通过凸起连接有卡扣(12);
所述安装槽(16)的截面为C型,所述安装槽(16)底部安装有导水槽(17),所述导水槽(17)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折板(18),所述折板(18)的截面夹角为钝角,一组所述左边框(1)和一组所述右边框(8)通过卡扣(12)组合形成中框(5),所述安装槽(16)的内部嵌合安装有光伏组件(10),所述安装槽(16)的底壁安装有限位块(7),且限位块(7)两两一组分别位于光伏组件(10)的两侧,两组相邻的所述光伏组件(10)之间连接有防水结构(9),所述防水结构(9)包括有挡雨条(19)、防水胶条(20)、隔温块(21)和防水膜(22),所述防水胶条(20)的底部安装有挡雨条(19),所述挡雨条(19)的底部安装有防水膜(22),所述挡雨条(19)的两侧表面连接有隔温块(21),且隔温块(21)的高度为挡雨条(19)、防水胶条(20)和防水膜(22)的高度叠加和;
所述折板(18)的顶部安装有横槽(2),且横槽(2)的端口位于导水槽(17)的上方;
所述卡扣(12)的顶部安装有压条(6),所述压条(6)的两侧设有翼板,所述翼板相互靠近的表面安装有L型的挡雨胶条(27),且挡雨胶条(27)向外凸起,所述挡雨胶条(27)的底部与安装槽(16)的槽口顶部高度持平,所述折板(18)和横槽(2)的表面均安装有角铁(4),所述折板(18)和横槽(2)通过角铁(4)连接,所述横槽(2)的下方通过角铁(4)安装有线槽(3),且线槽(3)和横槽(2)为垂直布置;
所述压条(6)的顶部嵌合安装有夹具(11),所述夹具(11)为左夹片(13)、右夹片(14)和插接槽(15)组成,所述左夹片(13)与右夹片(14)嵌合连接,所述左夹片(13)与右夹片(14)通过两组螺栓连接,所述右夹片(14)靠近左夹片(13)的表面设有插接槽(15),且插接槽(15)位于两组螺栓的中间,所述左夹片(13)靠近右夹片(14)的表面安装有插接块,且插接块与插接槽(15)嵌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安装的一体化屋面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3)的底壁设有等距布置的排水孔(301),所述线槽(3)的截面为L型,所述线槽(3)垂直翼的端部设置水平折边,所述线槽(3)水平翼的端部设置垂直折边,且垂直折边的高度低于水平折边,所述线槽(3)的内壁安装有伸缩挡板(302),所述伸缩挡板(302)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延伸挡板(303),所述延伸挡板(303)的顶部表面安装有防晒隔热膜(3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安装的一体化屋面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槽(2)的截面为浅U型,并在两翼端部向内设置有水平折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安装的一体化屋面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6)通过卡扣(12)固定在左边框(1)、右边框(8)和中框(5)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安装的一体化屋面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槽(2)和导水槽(17)的内部一端均安装有轴件(25),所述轴件(25)的表面连接有引流板(24),所述横槽(2)和导水槽(17)内部的另一端端口处安装有缓冲弹簧(23),且缓冲弹簧(23)位于引流板(24)的下方,所述引流板(24)的顶部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2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安装的一体化屋面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挡板(302)位于水平折边的下方,且伸缩挡板(302)的宽度小于水平折边,所述伸缩挡板(302)位于两组最外侧光伏组件(10)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安装的一体化屋面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屋面光伏系统的操作使用步骤如下:
S1、在使用本屋面光伏系统前,根据需要安装屋面的面积以及单块光伏组件(10)的面积、横槽(2)的长度以及左边框(1)的长度,选用相应数量的左边框(1)和右边框(8),将卡扣(12)扣合在左边框(1)和右边框(8)的顶部,并利用卡扣(12)将一组左边框(1)和右边框(8)连接至一起形成一组中框(5)后,并将压条(6)放置在卡扣(12)的顶部,并根据单块光伏组件(10)的宽度,将每组限位块(7)分别安装在安装槽(16)的底壁,确保相邻两组光伏组件(10)之间的间距为定值,进而形成标准的预配式结构,提高后续安装时的精度;
S2、随后将挡雨胶条(27)垂直翼部分连接至压条(6)的表面后,将左夹片(13)和右夹片(14)分别扣合至压条(6)的两侧并嵌合,使得插接块与插接槽(15)嵌合连接形成榫槽限位处理后,通过两组螺栓将左夹片(13)和右夹片(14)连接形成夹具(11),此时挡雨胶条(27)可对安装槽(16)内部卡合的光伏组件(10)提供防水保护,有效阻挡雨水在光伏组件(10)的表面沿着X轴方向流转至左边框(1)、右边框(8)或中框(5)内部,从而与安装槽(16)内部安装的多组光伏组件(10)之间的防水结构(9)配合,形成完整的防水保护;
S3、两端的左边框(1)和右边框(8)的顶部采用半个卡扣(12)的构造,实现直接搭接安装,随后将横槽(2)和线槽(3)通过角铁(4)分别安装在折板(18)的顶部和横槽(2)的底部,通过光伏组件(10)、左边框(1)、右边框(8)、中框(5)、线槽(3)、横槽(2)和压条(6)形成模块单元,在后续进行屋面整体铺装时,通过左右搭接的方式能够实现快速的装配式安装;
S4、在使用过程中,若防水结构(9)损坏,相邻光伏组件(10)之间出现缝隙,此时光伏组件(10)表面的雨水通过缝隙进入横槽(2)的内部,随后雨水在重力作用下使得横槽(2)内部的引流板(24)倾斜,减速雨水排放至导水槽(17)中,此时导水槽(17)中的引流板(24)在雨水的重力作用下同步倾斜,使得导水槽(17)中的雨水快速全面排出,排水结束后横槽(2)和导水槽(17)中的引流板(24)在缓冲弹簧(23)的作用下恢复至水平放置状态,进而在挡雨胶条(27)、防水结构(9)和横槽(2)、导水槽(17)的配合下,光伏组件(10)的表面形成雨水直排和双重防水构造的防漏雨方案,有效解决BIPV屋面的漏水问题;
S5、此外,在屋面光伏系统铺设过程中,相关线缆放置在线槽(3)的内部,解决线缆外露不美观的问题,此外L型布置的线槽(3)为半开敞设计,使得放在线槽(3)内部的线缆拥有充足的散热空间,在安装时若线槽(3)凸出最外侧的两组光伏组件(10),使得凸出部分线槽(3)内部的线缆失去光伏组件(10)的遮挡保护,在下雨时启动伸缩挡板(302)和延伸挡板(303),对线槽(3)的顶部插口形成围合遮挡,起到相应的挡雨作用,在炎热夏季屋顶温度较高,通过启动伸缩挡板(302)和延伸挡板(303),其提供的遮挡作用和延伸挡板(303)表面的防晒隔热膜(304)能够有效减少夏季太阳直射对线槽(3)两端端口内部暴露线缆表皮以及内部导线的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阳光智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阳光智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79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下刚性全回转连接臂
- 下一篇:一种防内凸拉伸覆底锅及其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