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层分布模式约束的钻孔对比剖面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47286.0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7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波;徐诗宇;黄健初;陈浩;沈言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7/16;G06F11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冯艳芬 |
地址: | 2100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层 分布 模式 约束 钻孔 对比 剖面 模型 构建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地层分布模式约束的钻孔对比剖面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
(1)读取剖面线上实测钻孔的钻孔集合D和钻孔地层厚度集合T;
(2)从钻孔集合D中读取任一相邻实测钻孔组合,基于钻孔地层厚度集合T建立相邻实测钻孔组合间的缺失提取地层的缺失标志列表SL,并根据SL构建地层缺失区间集合DS,再基于DS解析地层分布模式,形成地层分布模式标志列表M;
(3)插值生成所述相邻实测钻孔组合之间的虚拟钻孔,并推断各虚拟钻孔的底面标高和地面标高,将所述相邻实测钻孔组合和之间的虚拟钻孔存入钻孔集合PD;
(4)基于地层尖灭规律,根据地层分布模式标志列表M初步推断钻孔集合PD中各钻孔的各地层厚度,存入地层厚度矩阵PT;
(5)根据各虚拟钻孔的底面标高和地面标高优化地层厚度,并构建所述相邻实测钻孔组合间所有地层面;
(6)根据构建的地层面和钻孔集合PD生成所述相邻实测钻孔组合间的对比剖面图;
(7)循环执行步骤(2)-(6),直至钻孔集合D中所有相邻实测钻孔组合被遍历,得到所有对比剖面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层分布模式约束的钻孔对比剖面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
(1-1)读取剖面线上实测钻孔的钻孔信息,得到钻孔集合D={di|i=1,2,...,dn};其中,di表示第i个钻孔,dn表示钻孔数量;
(1-2)读取剖面线上实测钻孔的钻孔地层信息,得到地层厚度集合T={ti,j|i=1,2,...,dn;j=1,2,...,sni};其中,ti,j表示钻孔di的第j个地层的厚度,sni表示钻孔di钻遇的地层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层分布模式约束的钻孔对比剖面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包括;
(2-1)从钻孔集合D中读取任意一组相邻实测钻孔di和di+1;
(2-2)遍历钻孔地层厚度集合T,根据下式匹配钻孔di和钻孔di+1间的缺失提取地层的缺失标志列表SL={slj|j=1,2,...,sni};
其中,slj表示地层j的地层缺失标志,ti,j、ti+1,j表示钻孔di、di+1中地层j的厚度,sni表示钻孔di钻遇的地层总数;
(2-3)基于地层缺失标志列表SLi,构建钻孔di和钻孔di+1间地层缺失区间集合DS={dsu|u=1,2,...,dsn};其中,dsu=(start,end,count)为一个三元组,表示第u个地层缺失区间,dsn为缺失区间数量,start为区间dsu的起始地层编号,end为区间dsu的终止地层编号,count为区间dsu中的地层个数;
(2-4)对于地层缺失区间集合DS中每一地层缺失区间dsu,遍历区间dsu内的所有地层的缺失情况,并按照下式计算区间dsu内的地层分布模式标志mu,存入地层分布模式标志列表M={mu|u=1,2,...,ds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728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