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融合注意力机制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46611.1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21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国;胡正欣;尹思思;李美子;彭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40/20 | 分类号: | G06V40/20;G06V10/77;G06V10/774;G06V10/764;G06V10/82;G06K9/6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翁惠瑜 |
地址: | 2002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融合 注意力 机制 人体 行为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融合注意力机制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穿戴式设备上的多源异构传感器获取的人体姿态数据,构成数据集,并进行预处理;
将数据集输入训练好的深度行为识别模型,获得人体行为分类结果;
其中,所述的深度行为识别模型包括:
传感器通道注意力模块,用于提取多个传感器通道间的作用关系特征;
卷积网络模块,用于根据传感器通道间的作用关系特征,获取同一时刻下每个传感器特征通道的模态特征;
循环神经网络模块,用于根据模态特征的时间序列提取时间特征;
时序注意力模块,用于根据时间特征获取同一时间片内不同时刻的注意力权重,并根据注意力权重对时间特征进行加权,获得注意力特征;
全连接层行为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注意力特征,通过全连接层获取人体行为概率分布,并将概率最大的人体行为作为时间片内的人体行为分类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融合注意力机制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处理的具体过程包括:
对数据集进行滤波处理;
采用合成少数过采样技术对数据集中的不平衡类数据进行处理;
采用定长滑窗法对数据集进行信号分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融合注意力机制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成少数过采样技术的计算公式为:
c=a+rand(0,1)*|a-b|
其中,a为原始样本点数据,b为欧式距离下与a最近邻的另一个样本数据,c为合成采样得到的样本数据,rand(0,1)表示0到1之间的随机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融合注意力机制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波处理的具体过程包括:
通过中值滤波和三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对数据集进行去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融合注意力机制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长滑窗法中滑动窗口的重叠度为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融合注意力机制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通道注意力模块为SENet中的SE通道注意力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融合注意力机制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积网络模块为CNN、Resnet或深度可分离卷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融合注意力机制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神经网络模块为LSTM或GRU。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师范大学,未经上海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66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受害人员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信号处理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