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消光锦纶6热感纤维全拉伸丝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46512.3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3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史双进;袁志锋;李洪利;陈银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乐力恒锦纶科技有限公司;长乐恒申合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J1/22 | 分类号: | D02J1/22;D02J1/08;D02J13/00;D01D13/00;D01F6/90;D01F1/1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218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消光 锦纶 纤维 拉伸 生产工艺 | ||
一种全消光锦纶6热感纤维全拉伸丝生产工艺,包括:热感母粒和切片依据预先设定的热感母粒添加量为5%的比例计量混合,计量后进入设有除静电装置的母粒机料斗内混合搅拌均匀,混合后的母粒切片连续不断的送往螺杆挤压机;母粒切片需要有氮气的保护,防止空气氧化;混合均匀后的热感全消光切片进入螺杆挤压机,从螺杆的顶部挤出的熔体经熔体管道输送到纺丝箱体计量泵内,成型后的初生纤维经过整流器和上油系统,最后卷绕成丝饼。本发明通过开发热感纤维不仅满足了市场的差异化需求,而且提升了产品的高附加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丝化纤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全消光锦纶6热感纤维全拉伸丝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进一步提升,从纺织服装消费端到品牌端,都深深的感觉到了功能性产品开发的迫切性。
面对锦纶产品的高端化、功能化未来,需要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上继续挖掘锦纶在功能上的时尚特性与文化内涵,提升锦纶在应用领域的认知度与影响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全消光锦纶6热感纤维全拉伸丝生产工艺,提升产品的高附加值。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全消光锦纶6热感纤维全拉伸丝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热感母粒干燥后加入1#母粒料仓,全消光切片直接加入2#切片料仓,热感母粒和切片依据预先设定的热感母粒添加量为5%的比例计量混合,计量后进入设有除静电装置的母粒机料斗内混合搅拌均匀,混合后的母粒切片连续不断的送往螺杆挤压机;母粒切片需要有氮气的保护,防止空气氧化;
步骤S2:混合均匀后的热感全消光切片进入螺杆挤压机,温度在258℃条件下经过螺杆挤压机的进料段、压缩段、计量段充分混合熔融,计量并产生预定熔体压力,压力设定在120KG从螺杆的顶部挤出;
步骤S3:挤出的熔体经熔体管道输送到纺丝箱体计量泵内,熔体计量泵根据生产品种设定准确计量、连续不断稳定输送熔体到纺丝组件,并产生预定的组件压力150KG,经60-80目和80-100目的金属砂混合装配和多层20μ无纺布过滤混合加压后再从组件上圆形喷丝板小孔中喷出熔体细流,再经侧吹风冷却系统缓慢冷却固化成型,在空气中形成初生纤维;母粒切片熔融成型为初生纤维时,因裂解在纺丝口会产生少量的单体和低聚物,通过设计单体抽吸装置在循环水的作用下产生负压及时抽走残留在丝表面的单体低聚物;其中所述喷丝板为34F的喷丝板;
步骤S4:成型后的初生纤维经过整流器和上油系统,整流器有效提升侧吹风窗吹出的冷风温、湿度适宜,压力稳定,避免侧吹风风速波动对热感纤维条干的影响;上油系统均匀稳定的对纱线进行上油;
步骤S5:上油后的纤维进入到预网络器,在低气压压力0.8KG的作用下,使丝束在网络喷嘴内互相缠绕交织,预网络器使油剂在丝束上附着得更加均匀;
步骤S6:经预网络装置处理后的热感纤维经过两个冷辊3圈缠绕后,再有序牵引到热辊上缠绕5圈热定型,通过两个导丝辊间不同速度差对3930m/s、4670m/s丝条进行拉伸,拉伸的丝条在160℃温度的热辊上热定型;
步骤S7:最后将处理过的热感纤维丝条送入到主网络器中,在高气压压力4.5KG的作用下进一步加强丝条的抱合性,使丝条达到符合用途要求的网络,为后道织造加工提供基础条件,使卷绕张力更加均匀稳定,有利于成型;
步骤S8:经过主网络器处理的热感纤维纱线再经过一个导丝盘导丝,通过导丝盘4650m/s的速度调节卷绕张力,并最终通过卷绕作业使丝条均匀有规则地卷装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丝饼,完成全拉伸丝的加工作业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的热感母粒的水分须控制在500PPM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乐力恒锦纶科技有限公司;长乐恒申合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乐力恒锦纶科技有限公司;长乐恒申合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65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乳腺外科伤口引流固定器械
- 下一篇:加氢站分级加注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