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乘务作业远程实时指导系统、方法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44823.6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3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苏浩天;喻冰春;王永斌;贾志凯;龚利;赫海泉;谯兵;孙鹏;杨凯;李成龙;李鑫;杨臻;侯玉杰;徐元元;李佳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盾律师事务所 11910 | 代理人: | 李岩 |
地址: | 10004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乘务 作业 远程 实时 指导 系统 方法 终端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铁路乘务作业远程实时指导系统,包括:多个乘务作业移动终端:用于采集乘务作业数据、设备检查数据及应急处置数据,在发生应急处置时发出应急联动请求,并接收应急处置指令;铁路机务乘务作业管理系统:通过网络传输系统连接多个乘务作业移动终端,基于接收的乘务作业数据和设备检查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实时监控乘务作业、机车实时动态及机车检查动态,并基于应急联动请求,与乘务作业移动终端应急联动,基于应急处置数据进行故障排查,发出应急处置指令,完成故障排查及处置。本发明系统支持收集乘务作业全过程数据、对乘务作业及机车检查进行实时监控,以及支持远程指挥应急指导。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乘务作业管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铁路乘务作业远程实时指导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对交通运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乘务机务系统作为铁路运输发展的火车头,既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也是运输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在这个关键关口上,机车乘务员是绝对的“主角”,机车乘务员工作性质流动分散,乘务作业不分昼夜,需要独立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人为因素直接影响行车安全。随着铁路进入高质量创新发展阶段,机务专业对于乘务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需求日益增加。
目前,现有技术中乘务作业记录仍然滞留于传统的纸质记录方式,包括整个作业过程运行信息及设备检查等;对于列车运行过程中操纵行为分析采用回段转储分析方式,分析滞后且侧重于总结归纳,无法及时发现实际行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值乘人员做出提示,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同时为应对突发情况,出勤时需携带大量的书本资料以供查阅,印制的材料不易于携带、印刷成本高、保存难度较大,途中应急处置时值乘人员会首先翻阅纸质资料进行故障排查处置,当无法处置时,使用车载电台或个人手机与地面应急指挥中心专家取得联系指导处置故障。专家只能通过值乘人员的主观反馈,判断机车发生客观问题,这种情形下故障处置的速度会与当时值乘人员的专业技术等级、工作经验存在直接关系。基于目前现状机务乘务需要一种实时远程指导乘务作业的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辅助乘务作业、收集全过程数据、对异常行为进行提示以及支持远程指挥应急指导。
综合考虑,当前乘务系统的信息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现有的乘务作业相关应用以记录乘务作业过程为主,由司机独立操作,没有与地面管理及应急人员形成信息交互,同时缺失与机车、设备数据的联动分析,数据分析单一,使用的网络方式各异,不具备通用性。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亟需研制一种集“实时采集乘务作业数据+实时进行机车动态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基于应急处理模型,实时交互联动进行应急处理”的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多合一铁路铁路乘务作业实时指导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实时远程指导乘务作业的方法及系统,可提高乘务作业数据采集质量,提升应急处置效率,完善乘务管理体系,提高数据挖掘及分析能力,促进铁路机务乘务智能化发展。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时远程指导乘务作业的方法、装置及系统,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信息收集手段落后、没有车地交互、数据反馈滞后、数据综合利用不足等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铁路乘务作业远程实时指导系统,包括:
多个乘务作业移动终端:用于采集乘务作业数据、设备检查数据及应急处置数据,在发生应急处置时发出应急联动请求,并接收应急处置指令;
铁路机务乘务作业管理系统:通过网络传输系统连接多个乘务作业移动终端,基于接收的乘务作业数据和设备检查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实时监控乘务作业、机车实时动态及机车检查动态,并基于应急联动请求,与乘务作业移动终端应急联动,基于应急处置数据进行故障排查,发出应急处置指令,完成故障排查及处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乘务作业移动终端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48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