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射式的广角镜头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43869.6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5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苏文露;孔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锐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锐驰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6 | 分类号: | G02B13/06;G02B13/18;G02B15/14;G03B21/14;G03B21/28 |
代理公司: | 泉州君典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9 | 代理人: | 宋艳梅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射 广角镜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射式的广角镜头,用于投射来自显示组件的光线,包括第一透镜群组、第二透镜群组和曲面反射镜,第一透镜群组用于接收来自显示组件的光线,包括至少一组三胶合透镜、至少一片第一非球面透镜、至少一组第一双胶合透镜,第二透镜群组用于接收来自第一透镜群组的光线,包括至少两片第二非球面透镜和一组第二双胶合透镜,第一、第二透镜群组和凹面反射镜的焦距分别为f1、f2和f3,三焦距之间的关系满足:3.4<|f2/f1|<4.25且1.1<|f3/f1|<1.45。本发明具有大光圈小投射比,其使用的光学镜片较少,生产时也无需对某些镜片单独进行调整,工艺简单,利于量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射式的广角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投影关键组件的进步,显示组件的分辨率已达4K/2K,其搭配之光源不论是LED或激光,其光源亮度也日益增高,使的投影产品进入家用市场更加成熟化。
短焦投影能将投影机与屏幕间的距离大幅缩短,往往只需几十公分的投影距离便可投出上百吋的画面,短焦投影机可放置于电视柜上,与一般电视机所放置的位置相同,相较于一般长焦投影机更省空间及具安装等优势,所以短焦投影在使用上比一般投影机更具实用性。
近年来短焦投影技术已慢慢成为市场的焦点,而当前的短焦投影的投射比约介于0.24-0.65之间,但要达到投射比0.2以下的超短焦镜头在技术上仍有困难。此外,在使用大光圈投影镜头以增加亮度的情况下,为了达到更小的投射比,镜头出光对荧幕必须具有更大的入射角度,此时除了会产生更多的光学像差,还因投射距离极短而容易造投影影像的畸变,若要消除这些不良现象,需以更多的镜片数量来解决,但更多的镜片数会造成组装的误差,累积的组装误差会造成投影画面质量变差,另外,一般组装生产超短焦镜头时,仍需对镜头内某些镜片进行位置上的微调才能够得到较清晰的影像,造成制造工艺较为复杂,不利大量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反射式的广角镜头,该广角镜头具有大光圈小投射比,其使用的光学镜片较少,生产时也无需对某些镜片单独进行调整,工艺简单,利于量产。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反射式的广角镜头,用于投射来自显示组件的光线,包括第一透镜群组、第二透镜群组和曲面反射镜,第一透镜群组用于接收来自显示组件的光线,包括至少一组三胶合透镜、至少一片第一非球面透镜、至少一组第一双胶合透镜,第二透镜群组用于接收来自第一透镜群组的光线,包括至少两片第二非球面透镜和一组第二双胶合透镜,第一、第二透镜群组和凹面反射镜的焦距分别为f1、f2和f3,三焦距之间的关系满足:3.4<|f2/f1|<4.25且1.1<|f3/f1|<1.4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第二透镜群组和曲面反射镜具有相同的光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群包括沿光线前进方向依次布置的一第一非球面透镜、一组三胶合透镜、孔径光栏和一组第一双胶合透镜。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透镜群包括沿光线前进方向依次布置的一第二非球面透镜、一组第二双胶合透镜和另一第二非球面透镜。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透镜群组可前后调焦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曲面反射镜为内凹式的光轴对称非球面曲面反射镜。
进一步的,所述三胶合透镜包括两外侧镜片和设置在两外侧镜片之间的中心镜片,外侧镜片为负屈光,中心镜片为正屈光。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锐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锐驰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泉州市锐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锐驰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38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墨铸铁管接口密封性能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文气象数据集成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