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羊乳种子为外植体建立羊乳再生体系用培养基及建立羊乳再生体系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143701.5 申请日: 2022-02-17
公开(公告)号: CN114451304B 公开(公告)日: 2022-11-08
发明(设计)人: 李冬玲;顾永华;汪琼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5/04 分类号: C12N5/04;A01H4/00
代理公司: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代理人: 刘奇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种子 外植体 建立 再生 体系 培养基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以羊乳种子为外植体建立羊乳再生体系用培养基及建立羊乳再生体系的方法,属于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组以羊乳种子为外植体建立羊乳再生体系用培养基,包括: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培养基、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壮芽培养基和壮苗生根培养基。本发明所述培养基能够实现羊乳种苗的周年生产,克服羊乳种子繁殖困难的问题,繁殖系数高、繁殖速度快为实现对羊乳的分子生物学操作奠定了技术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以羊乳种子为外植体建立羊乳再生体系用培养基及建立羊乳再生体系的方法。

背景技术

羊乳(Codonopsis lanceolata(Sieb.etZucc.)Trautv.)为桔梗科党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山胡萝卜、轮叶党参、羊奶参、四叶参等。植株全体光滑无毛或茎叶偶疏生柔毛。茎缠绕,叶细小在主茎上的互生,披针形或菱状狭卵形,叶片菱状卵形、狭卵形或椭圆形,花单生或对生于小枝顶端;花萼贴生至子房中部,花冠阔钟状,黄绿色或乳白色内有紫色斑;花盘肉质,深绿色;花丝钻状,子房下位。蒴果,果期7-8月。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南各省区。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日本也有分布。以根入药,味甘、辛、平,具有滋补强壮、补虚通乳、排脓解毒、祛痰的功效。用于血虚气弱、肺痈咯血、乳汁少、各种痈疽肿毒、带下病等病症的治疗。

药用植物羊乳种子卵形,有翼,但较细小,种子体积小,千粒重仅1.4g。目前,羊乳的繁殖以种子繁殖为主。王岳峰等(2011)1、耿艳秋等(2011)2的研究表明,二年生轮叶党参植株比一年生植株所结种子的发芽率高19%;但种子寿命较短,且对贮存条件较为敏感,贮存1年后的种子发芽率只有10%;冬季自然温度条件(-30~10℃)下贮存,发芽率为51%,室内(10~20℃)贮存,其发芽率只有8%。庄旭生和奚广生(2011)的研究表明,赤霉素浸种加上变温处理可以提高羊乳种子的发芽率,最高也仅能达到49.33%3。因此,推测低温春化可能是羊乳种子萌发不可缺少的外界条件;且只有完成低温春化后,赤霉素处理才能一定程度提高种子的发芽率;除此之外,羊乳种胚在形态和生理上还存在后熟现象,致使其发芽周期长。尽管可以通过秋季播种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幼苗越冬期间的管理成本较高。总之,种子发芽率较低,发芽速度慢,加上种子细小,造成羊乳繁殖、栽培的成本较高,不利于其大面积的栽培和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羊乳种子为外植体建立羊乳再生体系用培养基及建立羊乳再生体系的方法。本发明所述培养基能够实现羊乳种苗的周年生产,克服羊乳种子繁殖困难的问题,繁殖系数高、繁殖速度快为实现对羊乳的分子生物学操作奠定了技术基础。

本发明提供了一组以羊乳种子为外植体建立羊乳再生体系用培养基,所述培养基包括: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培养基、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壮芽培养基和壮苗生根培养基;

所述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培养基以MS或B5为基础培养基,包括蔗糖30g/L、琼脂7.0~7.5g/L、KT 0.5~1.5mg/L、NAA 0.1~0.5mg/L和碳纳米管0.5~1.5mg/L;

所述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以MS或B5为基础培养基,包括蔗糖30g/L、琼脂7.0~7.5g/L、6-BA 0.5~1.0mg/L、NAA 0.2~0.6mg/L和碳纳米管0.5~1.5mg/L;

所述壮芽培养基以MS为基础培养基,包括蔗糖40g/L、琼脂7.0~7.5g/L、6-BA 0.3~0.8mg/L、NAA 0.1~0.3mg/L和碳纳米管0.5~1.5mg/L;

所述壮苗生根培养基以MS为基础培养基,包括蔗糖40g/L、琼脂7.0~7.5g/L、IBA0.5~1.5mg/L和碳纳米管2.0~4.0mg/L。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培养基的以羊乳种子为外植体建立羊乳再生体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37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