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井下油管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43527.4 | 申请日: | 202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41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曾文广;张林艳;胡广强;郭玉洁;马清杰;张江江;秦飞;李芳;石鑫;陈朝;应海玲;陈浩;马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36/00;E21B47/07;E21B47/06;E21B4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周晓娜;王桂霞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井下 油管 | ||
1.一种智能井下油管,包括外管和位于所述外管内部的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外壁设有螺旋形槽,所述螺旋形槽内设有热传导线,所述外管的内壁与所述内管的外壁贴紧并固定在一起,所述智能井下油管还包括与所述内管的内壁贴紧并固定的数据传输线,所述智能井下油管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油管的管壁的智能测井器,所述智能测井器至少包括测温头,所述智能测井器与所述数据传输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井下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的管壁设有穿过所述内管和外管的通孔,所述智能测井器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螺纹,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螺纹,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第一连接螺纹的一端从内向外穿进所述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第二连接螺纹的一端从外向内穿进所述通孔,且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连接在一起,至少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内管的一端设有测井探头,所述测井探头还包括测压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井下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外管的一端设有所述测井探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井下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为筒形件,所述筒形件内设有测温数据线和测压数据线,所述测温数据线的两端分别与位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的两个测井探头的测温头连接,所述测压数据线的两端分别与位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的两个测井探头的测压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还设有传输杆,所述测温数据线和测压数据线与所述传输杆连接,所述传输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数据传输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井下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数据线和测压数据线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轴线,所述传输杆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轴线,且所述传输杆的两端自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壁露出并与所述数据传输线形成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井下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的测井探头的测温头和测压头设有接触器,所述接触器包括两个平行并相对设置的弧形金属片,两个所述弧形金属片构成接触器,所述测温数据线和测压数据线为硬质金属线,在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完成连接的状态下,所述测温数据线和测压数据线插入所述接触器形成电连接,两组弧形突起段的圆心与外侧段的圆心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井下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壁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壁与通孔的内壁之间形成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井下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包括聚乙烯构成的外层和聚酰胺构成的内层;或者所述外管包括聚乙烯构成的外层、聚酰胺构成的内层和位于外层和内层之间的聚醚醚酮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井下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线外包裹隔热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井下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井下油管还包括位于井口且与所述数据传输线相连接的数据接收装置,所述油管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数据接收装置接收到的数据控制所述热传导线的通电状态从而使油管内的原油保持在设定的温度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352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