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上浮式光伏系统多体间多步运动补偿连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41679.0 | 申请日: | 202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0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军;孟珣;傅强;李德江;王文平;高西健;生训宁;邓兴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F16F15/02;F16F15/067;H02S20/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周容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 浮式光伏 系统 多体间多步 运动 补偿 连接 方法 | ||
1.海上浮式光伏系统多体间多步运动补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海上浮式光伏系统包括浮体模块,所述浮体模块包括:
上部支架,所述上部支架配置为承载太阳能光伏组件;和
下部浮体,所述下部浮体配置为支撑所述上部支架;
所述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上部支架和下部浮体的连接处设置至少一个第一运动补偿装置,所述第一运动补偿装置配置为吸收环境荷载在所述上部支架和所述下部浮体的连接处的冲击;和
在相邻的浮体模块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第二运动补偿装置,所述第二运动补偿装置配置为连接相邻的浮体模块且吸收环境荷载作用在相邻浮体模块之间的冲击;
其中,所述第一运动补偿装置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弹性阻尼元件;所述连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所述下部浮体具有多组支撑立柱,每一组所述支撑立柱上分别设置有横向第一运动补偿装置和纵向第一运动补偿装置;
设置所述上部支架具有第一杆元件和第二杆元件,所述第一杆元件和第二杆元件分别自相邻的两组支撑立柱中穿过;和
设置所述横向第一运动补偿装置和所述纵向第一运动补偿装置中的一者穿设于第一杆元件外侧,另一者穿设于第二杆元件外侧,所述横向第一运动补偿装置中的第一弹性阻尼元件与所述纵向第一运动补偿装置中的第一弹性阻尼元件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浮式光伏系统多体间多步运动补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海上浮式光伏系统包括多个浮体模块且多个浮体模块呈等间距阵列分布;多个浮体模块中包括若干个约束浮体模块,所述约束浮体模块与相邻的浮体模块通过第二运动补偿装置连接且通过系泊装置连接锚固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浮式光伏系统多体间多步运动补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所述上部支架具有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多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等间距均匀分布,任意两组支撑杆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太阳能光伏板的安装位;
设置所述上部支架具有延展护栏且所述延展护栏环绕所述本体;和
通过第一杆元件和第二杆元件分别连接所述支撑立柱和所述延展护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浮式光伏系统多体间多步运动补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动补偿装置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弹性阻尼元件;所述连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第二运动补偿装置的第一端部与相邻两个浮体模块中的其中一者的上部支架铰接;
设置第二运动补偿装置的第二端部与相邻两个浮体模块中的另一者的上部支架铰接;和
在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一者内部设置第二弹性阻尼元件,另一者内部设置平移元件并将所述平移元件穿设于所述第二弹性阻尼元件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浮式光伏系统多体间多步运动补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太阳能光伏板汇电电缆沿所述第二运动补偿装置的延伸方向布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上浮式光伏系统多体间多步运动补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卡扣将汇电电缆固定于所述第二运动补偿装置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海上浮式光伏系统多体间多步运动补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逆变器位于所述上部支架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海上浮式光伏系统多体间多步运动补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第一运动补偿装置的动力学参数依据所述海上浮式光伏系统服役海域海洋环境条件设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海上浮式光伏系统多体间多步运动补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第二运动补偿装置的动力学参数依据所述浮体模块的设定数量及第二运动补偿装置的设定数量和材料强度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大学;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167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