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UV-C紫外线监测方法及其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39363.8 | 申请日: | 202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9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资;贾红波;魏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陆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9/00 | 分类号: | H04Q9/00;G08C17/02;A61L2/10;A61L2/24;A61L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郭娜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试验区(空港经济区)空港国际***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uv 紫外线 监测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UV-C紫外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采集:将紫外线监测器(1)布置在需要检测的区域并开机,紫外线监测器(1)到达设定好的时间点或在路由器(3)的唤醒后开始采集数据,紫外线监测器(1)可随意布置在需要监测的区域内,初次布置时,需设定组号与当前区域号相同,并设定自身网络地址号,利于分辨不同设备,开机自动加入组网;
b、传输:若干个紫外线监测器(1)作为终端将采集到的紫外线辐照度达到标准后的最大值、平均值以及照射时长通过点播的形式传输至对应的路由器(3);
c、唤醒与整合:路由器(3)接收紫外线监测器(1)传来的数据并采集区域环境中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信息,将信息整合后传输至对应的协调者(4),协调者(4)与消毒机器人一体设置,初次部署时,消毒机器人创建地图,设定区域号,部署在该区域的紫外线监测器(1)设置组号,组成区域号和网络地址号,消毒机器人工作时,选定消毒区域,通过无线网络唤醒当前区域的紫外线监测器(1),使其开始监测消毒机器人的紫外线辐照强度并进行数据上传,当前区域消毒结束后,消毒机器人发送指令,使当前区域的紫外线监测器(1)进入休眠状态,以此降低功耗,延长紫外线监测器的寿命;
d、上传:协调者(4)通过组播的形式采集接收路由器(3)传来的数据并将信息整合后通过WiFi上传至服务器(2);
e、分析与管理:服务器(2)接收协调者(4)传来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根据环境温度、湿度、光照条件下紫外线辐照度的值和照射时间,计算出当前区域的消毒效果,并且根据现场反馈数据实时调整对当前区域的消毒路径和消毒时长的规划,再根据区域地图和紫外线监测器(1)布点对消毒场景进行渲染和数据统计分析,实现消毒可视化、可量化智能管理;
f、消毒效果判定与反馈:根据未知微生物的消毒标准,需照射剂量为100000uW.s/cm2,当实际照射剂量大于该标准量值时,消毒合格,完成一次消杀过程,当实际照射剂量小于该标准量值时,消毒不合格,则根据当前数据重新计算下次消毒时长,进而重新规划路径进行二次消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UV-C紫外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紫外线监测器(1)进行布置时,各个紫外线监测器(1)与对应的路由器(3)以及协调者(4)之间,在无遮挡的情况下,距离小于500米,在有遮挡的情况下,距离小于100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UV-C紫外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路由器(3)最多可配置256个紫外线检测器,路由器(3)采集环境温度、湿度以及光照信息用于服务器(2)的后台数据分析和建模,每个协调者(4)最多可配置255个路由器(3)。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UV-C紫外线监测方法的监测系统,包括紫外线监测器(1),所述紫外线监测器(1)设置在需要监测的区域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采集环境温度、湿度、光照条件下紫外线辐照度的值和照射时间的ZigBee组网以及用于接收ZigBee组网传来的数据并分析处理的服务器(2),ZigBee组网与服务器(2)无线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UV-C紫外线监测方法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ZigBee组网包括终端、路由器(3)以及协调者(4),终端由若干个所述紫外线监测器(1)组成,终端用于采集紫外线辐照度并将数据传输至路由器(3),路由器(3)用于采集终端传来的数据以及环境信息并将数据传输至协调者(4),协调者(4)用于接收路由器(3)传来的数据并将数据整合上传至服务器(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UV-C紫外线监测方法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组成终端的所述紫外线监测器(1)采用对UV-C紫外线敏感的氮化镓铝对紫外线辐照度进行采集,紫外线监测器(1)将采集到的紫外线辐照度传输至对应的路由器(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陆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莱陆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936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