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般工业固废焚烧工艺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39031.X | 申请日: | 2022-0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4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段国生;章维明;陈伦;毛忠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游县金怡热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G5/02 | 分类号: | F23G5/02;F23G5/033;F23G5/30;F23G5/44;F23G7/00;F23J1/06;F23J7/00;F23J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张强 |
| 地址: | 324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般 工业 焚烧 工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般工业固废焚烧工艺及装置,所述排渣设备包括排渣输送带,所述排渣输送带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所述排渣输送带之间均设置有工作腔体,所述工作腔体上均设置有翻渣机构,所述工作腔体上还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翻渣机构相连接,此一般工业固废焚烧工艺及装置,以区别于现有技术,使得操作人员在对炉渣进行输送时,通过所述驱动电机驱使翻渣机构工作,进而将前一个排渣输送带上的炉渣进行翻动并排入后一个排渣输送带上,避免了排渣输送带中部炉渣散热困难的情况,进而可避免长时间使用后会造成耐高温输渣皮带中部软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输渣皮带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固废焚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般工业固废焚烧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的是工业化程度最高的洁净煤燃烧技术,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流态化燃烧,主要结构包括燃烧室(包括密相区和稀相区)和循环回炉(包括高温气固分离器和返料系统)两大部分,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在鼓泡床锅炉(沸腾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鼓泡床的一些理论和概念可以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但是又有很大的差别,早期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流化速度比较高,因此称作快速循环流化床锅炉。
然而,我们在实际使用时发现,现有的锅炉排渣后由冷渣机采用除盐水进行冷却,渣的温度由950℃左右降低至100℃以下,再通过耐高温输渣皮带机进行输送,但是在输送过程中,尚有余温的炉渣会在经耐高温输渣皮带进行输送,位于表面的炉渣与空气接触,可继续继续散热,而中部的炉渣则散热困难,长时间使用后会造成耐高温输渣皮带中部软化,影响输渣皮带正常使用,另外,存在软化情况的输渣皮带还会粘附炉渣,进一步影响输渣皮带的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一般工业固废焚烧工艺及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般工业固废焚烧工艺及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般工业固废焚烧工艺,其步骤如下:
S1、燃料输送:固废焚烧炉的燃料为工业固废、生化污泥和辅助燃煤,同时掺烧石灰石粉进行炉内脱硫,工业固废由带式输送机系统运至炉前废渣仓,生化污泥由汽车运至污泥棚堆存,再用装载机上料至污泥接收料斗,经过螺旋给料机转卸至带式输送机系统运至炉前污泥仓,燃煤由自卸汽车运至新建干煤棚堆存,再经过取煤、给煤、除铁、筛分、破碎、输送各环节运至炉前煤仓,炉内脱硫采用外购成品石灰石粉,采用粉罐车运输进厂卸至石灰石粉仓,再经仓底的气力输送装置送至炉膛脱硫;
S2、工业固废焚烧:固废焚烧锅炉采用循环流化床炉;
S3、除灰渣:锅炉排渣方式为固态排渣,排渣方式按水冷滚筒冷渣机-排渣设备-渣仓。
烟气处理系统采用静电预除尘器+半干法脱硫+布袋除尘器;
S4、烟气净化:采用炉内喷石灰石法+预除尘静电+炉外半干法的脱酸+布袋除尘活性炭吸附方式进行净化烟气。
优选的,所述排渣设备包括排渣输送带,所述排渣输送带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所述排渣输送带之间均设置有工作腔体,所述工作腔体上均设置有翻渣机构,所述工作腔体上还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翻渣机构相连接,以区别于现有技术,使得操作人员在对炉渣进行输送时,通过所述驱动电机驱使翻渣机构工作,进而将前一个排渣输送带上的炉渣进行翻动并排入后一个排渣输送带上,避免了排渣输送带中部炉渣散热困难的情况,进而可避免长时间使用后会造成耐高温输渣皮带中部软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输渣皮带正常使用。
优选的,所述翻渣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腔体顶部内侧的翻渣顶板和翻渣底板,所述翻渣底板两侧分别靠近相邻两个所述排渣输送带,所述工作腔体内设置有翻渣组件,所述翻渣组件用于将翻渣底板上的炉渣翻动并排入后一个排渣输送带,且所述翻转组件与驱动电机相连接;
所述工作腔体底部为开口,且底部设置有移动渣盒。
优选的,所述翻渣顶板靠近前一个排渣输送带一侧呈弯折结构,且另一侧设置有排渣尾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游县金怡热电有限公司,未经龙游县金怡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90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