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卡托件的自动注塑检测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38512.9 | 申请日: | 202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8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生;陈汉喜;易伟浩;陈天华;蔺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艺创智控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2 | 分类号: | B07C5/342;B07C5/36;B07C5/02 |
代理公司: | 广东科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1 | 代理人: | 何树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卡托件 自动 注塑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生产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卡托件的自动注塑检测线,包括移料机构、上料机构、注塑机以及检测机,所述上料机构用于上料半成品,所述移料机构用于把半成品送入所述注塑机,所述注塑机用于把半成品注塑成型为成品,所述移料机构还用于把成品移送至所述检测机,所述检测机用于对成品进行尺寸和外观检测。本发明通过移料机构、上料机构、注塑机以及检测机配合,实现了注塑与检测的自动化动作,避免了人力移送成品时对成品造成伤害,并提升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生产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卡托件的自动注塑检测线。
背景技术
目前的在卡托件的生产和检测中,都是以人工实现上下料的,而在人工对卡托件的半成品或者成品进行诸如搬运、注塑、人工脱模、人工把掉披锋及水口、周转、移动等动作时,都会对卡托件造成损伤,导致卡托件合格率降低,人力成本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卡托件的自动注塑检测线,自动化完成对于成品的注塑和检测动作,从而保证了成品合格率,且不会造成人力成本浪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卡托件的自动注塑检测线,包括移料机构、上料机构、注塑机以及检测机,所述上料机构用于上料半成品,所述移料机构用于把半成品送入所述注塑机,所述注塑机用于把半成品注塑成型为成品,所述移料机构还用于把成品移送至所述检测机,所述检测机用于对成品进行尺寸和外观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移料机构包括移料机器人、移料座以及两个夹料组件,所述移料座安装于所述移料机器人的末端,两个夹料组件均设置于所述移料座,两个夹料组件分别用于取放半成品或成品。
更进一步的,夹料组件包括水口夹组件、夹料驱动件、夹料板以及多个设置于夹料板的吸嘴,水口夹组件安装于所述移料座,夹料驱动件用于驱动夹料板升降,水口夹组件用于夹持半成品/成品,吸嘴用于吸住半成品/成品。
优选的,水口夹组件包括气动手指以及两个夹块,气动手指安装于所述夹料板,两个夹块分别安装于气动手指的两个夹持端;两个夹块彼此正对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多条夹持槽。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座以及两个均设置于所述上料座的送盘组件,送盘组件用于驱动载有半成品的载盘移动至所述移料机构的取料位置;送盘组件包括送盘平移件、送盘升降件、送盘限位座以及多个送盘定位件,送盘限位座设置于所述上料座,送盘限位座设置有限位口,送盘平移件用于驱动载盘移动至送盘升降件,送盘升降件用于驱动载盘上升至限位口处,多个送盘定位件均安装于送盘限位座,多个送盘定位件配合用于把载盘定位至限位口处以供所述移料机构取出半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设置有尺寸检测机构、中转机构、外观检测机构以及分拣机构,所述尺寸检测机构用于对成品的尺寸进行检测,所述中转机构用于把成品自所述尺寸检测机构移送至所述外观检测机构,所述外观检测机构用于对成品的外观进行检测,所述分拣机构根据尺寸检测结果和外观检测结果对成品进行分拣下料;
所述尺寸检测机构、外观检测机构的数量分别为至少一个。
更进一步的,所述尺寸检测机构包括尺寸检测治具、尺寸检测驱动件以及尺寸检测相机,所述尺寸检测治具用于装载成品,所述尺寸检测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尺寸检测治具来回移动,所述尺寸检测相机用于对所述尺寸检测治具上的成品进行拍摄检测;所述尺寸检测相机位于所述尺寸检测治具的一侧;
所述尺寸检测治具靠近所述尺寸检测相机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检测槽,检测槽用于装配成品。
更进一步的,所述中转机构包括中转平移件、中转升降件以及中转基座,所述中转基座设置有多个用于拾起成品的中转吸嘴,所述中转平移件用于驱动所述中转基座来回移动,所述中转升降件用于驱动所述中转基座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艺创智控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未经艺创智控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85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