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座椅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37007.2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5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迫田圭介;田口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4 | 分类号: | B60N2/64;B60N2/58;B60N2/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0 | 代理人: | 余长江 |
地址: | 日本埼玉县朝***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 ||
以简易并且轻量的构造来实现在座椅后面侧悬挂表皮材料。具备构成靠背面的座椅靠背的车用座椅具有作为座椅靠背的缓冲材料的座椅靠背缓冲垫(10)、覆盖座椅靠背缓冲垫(10)的表皮材料(100)、一部分埋设于座椅靠背缓冲垫(10)的内部,同时另外的一部分向座椅后面侧露出的线缆(70)以及安装于表皮材料(100)的座椅后面侧的端部的钩(80)。线缆(70)与钩(80)啮合,表皮材料(100)被悬挂固定在座椅靠背的座椅后面侧。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780010534.4(PCT/JP2017/012406)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座椅后面具备悬挂表皮的构造的车用座椅。
背景技术
将车用座椅的表皮材料拉入在座椅的前面设置的槽从而将其悬挂的构造已经众所周知。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在安装于座椅框架的卡止线缆嵌入环形的线缆,从而将表皮材料悬挂在座椅后面侧的构造。
专利文献1:特开2013-594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需要将悬挂用的线缆或托架焊接安装于座椅框架,导致座椅的重量增加,另外,安装操作也需要劳力。因此,以简易并且轻量的构造来实现将表皮材料悬挂在车用座椅的后面侧成为课题。
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得到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易并且轻量的构造来实现将表皮材料悬挂在车用座椅后面侧的车用座椅。
所述课题通过如下方式解决。一种具备构成靠背面的座椅靠背的车用座椅,具有作为所述座椅靠背的缓冲材料的座椅靠背缓冲垫、覆盖所述座椅靠背缓冲垫的表皮材料、一部分埋设于所述座椅靠背缓冲垫的内部,同时另外的一部分向座椅后面侧露出的第1啮合部、安装于所述表皮材料的所述座椅后面侧的端部的第2啮合部,使所述第1啮合部与所述第2啮合部啮合,将所述表皮材料悬挂固定在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座椅后面侧。
根据上述车用座椅,即使在座椅后面有很多凹凸并容易产生阶梯状的高低不平的部位,也能够没有褶皱地悬挂表皮材料。据此,能够使车用座椅具有良好的外观设计。
另外,根据上述车用座椅,为了将表皮材料悬挂在座椅后面,不需要在座椅框架安装托架及线缆等部件,能够使座椅轻量化。另外,同时能够减轻悬挂座椅的表皮材料的操作负荷。
进一步地,根据上述车用座椅,由于表皮材料的悬挂构造并非设置于座椅框架,而是设置于座椅靠背缓冲垫,因此在后面碰撞时,不会阻碍乘客向座椅下沉。据此,能够提高对乘客颈部的冲击吸收性。
另外,在上述车用座椅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啮合部为具有埋设部及露出部的线缆,该埋设部埋设于所述座椅靠背缓冲垫的内部;该露出部从所述埋设部延伸并从所述座椅靠背缓冲垫露出,所述第2啮合部具有钩形部分,使所述钩形部分啮合于所述露出部。
如此,能够提高将表皮材料悬挂在座椅后面时的操作性。
另外,在上述车用座椅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座椅靠背缓冲垫的所述座椅后面侧中的下端部位置,将所述表皮材料悬挂固定在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座椅后面侧。
如此,能够以匹配座椅靠背缓冲垫的形状的方式来悬挂表皮材料。据此,座椅后面的外观设计变得良好。
另外,在上述车用座椅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啮合部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的中央部,所述表皮材料在所述中央部的一点上悬挂固定于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座椅后面侧。
如此,能够进一步减轻悬挂操作的操作负荷。
另外,在上述车用座椅中,通过使悬挂部位最小化,能够抑制悬挂部位与车用座椅内部的其他部件相互干扰。即,能够提高车用座椅内部的配置自由度。
另外,在上述车用座椅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啮合部配置于与设置有换气单元的导管孔的位置不同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70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母菊内酯酮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智能加工透气膜的装置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