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合板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36054.5 | 申请日: | 202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4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吴中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飞拉利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D1/08 | 分类号: | B27D1/08;B27G11/00;B27G11/02;B27D5/00;B24B27/00;B24B5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舟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77 | 代理人: | 贾年龙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合板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属于胶合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合板生产工艺,包括加工箱,加工箱的内部上上方设有涂胶部件,加工箱的外部上端固设有胶水筒,胶水筒上端两侧转动设有两个胶水转动板,胶水筒下端在加工箱内固设有下料柱,下料柱内转动设有下料转动轴,下料转动轴圆周方向固设有三个下料转动杆,下料柱向第一传送机构方向在加工箱内固设有胶合伸缩柱,胶合伸缩柱下端固设有挤压板,挤压板内设有胶水腔,胶水腔与下料柱内部连接设有下料通道。本发明能够对薄木板进行打磨去除毛刺,有利于减少对胶合的影响;对薄木板进行固定传送,均匀涂胶复板挤压固定,去除多余的胶水,减少多余的胶粘剂从胶合板的边缘处渗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合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合板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胶合板是由木段旋切成单板或由木方刨切成薄木,再用胶粘剂胶合而成的三层或多层的板状材料,通常用奇数层单板,并使相邻层单板的纤维方向互相垂直胶合而成。在将胶粘剂将三层或多层的板状材料粘合在一起时,需要用重物挤压胶合板,使胶合板粘结在一起。目前的胶合板生产设备存在胶合板的边角处受力不均匀,导致胶合板边缘处翘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胶合板生产工艺,能够均匀涂胶复板挤压固定,去除多余的胶水,减少多余的胶粘剂从胶合板的边缘处渗出。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胶合板生产工艺,包括加工箱,加工箱的内部上上方设有涂胶部件,加工箱的外部上端固设有胶水筒,胶水筒上端两侧转动设有两个胶水转动板,胶水筒下端在加工箱内固设有下料柱,下料柱内转动设有下料转动轴,下料转动轴圆周方向固设有三个下料转动杆,下料柱向第一传送机构方向在加工箱内固设有胶合伸缩柱,胶合伸缩柱下端固设有挤压板,挤压板内设有胶水腔,胶水腔与下料柱内部连接设有下料通道。
优选的,挤压板下端固设有三个涂胶囊,三个涂胶囊内转动设有三个涂胶转动轴,涂胶转动轴圆周方向固设有多个涂胶转动杆,涂胶转动杆远离涂胶转动轴方向滑动设有刷块,刷块与涂胶转动杆之间连接设有弹簧,涂胶囊内部与胶水腔之间连接设有多个进胶口。
优选的,加工箱的一端方向转动设有第一传送机构,加工箱远离第一传送机构方向转动设有第二传送机构。
优选的,加工箱一端设有打磨部件;打磨部件包括打磨伸缩块,打磨伸缩块位于加工箱向第一传送机构一端,打磨伸缩块在加工箱内滑动,打磨伸缩块下端固设有固定块,固定块内滑动设有吸球,吸球两侧在固定块内滑动设有两个打磨块。
优选的,打磨部件后侧设有固定传送部件;固定传送部件包括联动柱,联动柱位于加工箱内部中间,联动柱在加工箱内转动连接,联动柱圆周方向固设有多个连接杆,联动柱圆周方向设有多固定板,固定板与两个连接杆之间转动设有两个转动轴。
优选的,固定板两侧转动设有两个夹持板,两个夹持板内滑动设有两个刮块,转动轴两侧在固定板内滑动设有多个滑块,联动柱内设有加热腔,转动轴内设有出气通道,加热腔与出气通道连接。
优选的,加工箱远离打磨部件一端设有清理部件;清理部件包括清理伸缩块,清理伸缩块位于加工箱向第二传送机构一端,清理伸缩块下端固设有清理块,清理块两侧滑动设有两个刮杆,两个刮杆两侧转动设有多个吸气轴,多个吸气轴上方在清理块内转动设有多个打磨轴。
有益效果:
1.通过打磨部件设置,对薄木板进行打磨去除毛刺,有利于减少对胶合的影响。
2.通过固定传送部件和涂胶部件设置,对薄木板进行固定传送,均匀涂胶复板挤压固定,去除多余的胶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多余的胶粘剂从胶合板的边缘处渗出。
3.通过清理部件设置,对胶合板切割打磨整齐,有利于胶合板的美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飞拉利家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飞拉利家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60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