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空管端中心坐标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35867.2 | 申请日: | 202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0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缪辉;唐智勇;殷潇;付保益;彭以蕴;张中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G01B11/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方清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空 中心 坐标 测量 装置 及其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坐标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空管端口中心坐标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其中装置包括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一端连有棱镜头,所述延伸杆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支架,所有所述定位支架沿所述延伸杆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所述定位支架能够与导索管内壁抵接,使所述延伸杆位于导索管中心线上。本装置测量过程不需要搭设支架和高空车进行棱镜头的安装,测量效率更高,不受桥梁下方地理条件的限制,同时不需要施工人员悬空作业,降低了安全风险,棱镜头由始终位于导索管中心线上的延伸杆推送到导索管端口中心位置,安装和定位一次性完成,不仅效率更高,而且使得棱镜头的定位更为精确,进而使得最终得到的导索管端口中心坐标数据更为精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坐标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空管端中心坐标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在设置拉索的桥梁建设中,拉索两端导索管的精确定位尤为重要,它关系拉索安装位置是否准确,而拉索则直接影响桥梁的受力体系。施工过程中,在导索管安装固定后,导索管的下端管口需要与拉索进行精确对位,因此需要对导索管下端管口的坐标数据进行测量。
现有测量方法一般为利用支架或高空车,由施工人员将用于测量的棱镜安装至导索管端口位置。这类施工方法施工步骤相对于复杂,高空车的运行和支架的搭设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同时人员高空作业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所以,目前需要一种技术方案,以解决导索管端口位置测量步骤复杂,不利于提高施工效率,测量过程受地理条件限制且具有安全风险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导索管端口位置测量步骤复杂,不利于提高施工效率,测量过程受地理条件限制且具有安全风险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空管端口中心坐标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空管端口中心坐标测量装置,包括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一端连有棱镜头,所述延伸杆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支架,所有所述定位支架沿所述延伸杆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所述定位支架能够与导索管内壁抵接,使所述延伸杆位于导索管中心线上。
本发明一种高空管端口中心坐标测量装置,棱镜头与延伸杆端部相连,使得棱镜头能够通过延伸杆从导索管的上端被推送到导索管下端端口位置,而延伸管上排列设置了至少两个定位支架,定位支架与导索管内壁抵接,使延伸杆始终位置导索管的中心线上,从而使得棱镜头能够准确到达导索管下端的中心坐标上,在棱镜头到达指定位置后,再由全站仪对棱镜头位置坐标进行检测,进而得到导索管下端端口的中心坐标数据;
进一步的,本装置测量过程不需要搭设支架和高空车进行棱镜头的安装,测量效率更高,不受桥梁下方地理条件的限制,同时不需要施工人员悬空作业,降低了安全风险;
进一步的,棱镜头由始终位于导索管中心线上的延伸杆推送到导索管端口中心位置,安装和定位一次性完成,不仅效率更高,而且使得棱镜头的定位更为精确,进而使得最终得到的导索管端口中心坐标数据更为精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支架的数量为两个。通过两个定位支架能够实现延伸杆的定位,同时定位支架的数量越少,可以降低整个测量装置的制造成本和制造难度,也使得整个测量装置在导索管内延伸更方便,因此定位支架数量的最优选择为两个。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支架包括用于连接延伸杆的连接螺母,所述连接螺母侧壁设有至少三个支撑杆,所有所述支撑杆长度相同。所有所述支撑杆围合成的扇形区域的弧度大于等于180°,使定位支架进入到导索管内后所有支脚能够与导索管内壁抵接,将定位支架中心的连接螺母限制在导索管的中心位置,无论延伸杆如何移动,始终能够保持延伸杆端部的棱镜头位于导索管中心,从而便于对导索管端口中心坐标的准确测量。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有所述支撑杆围绕所述连接螺母周向均匀设置。使定位支架随延伸杆旋转或移动过程中,定位支架的位置中心始终能够位于导索管的中心线上,从而确保延伸杆上的棱镜头对导索管端口中心位置进行精确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58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