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远光灯智能调节装置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35774.X | 申请日: | 2022-0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8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崔传波;贾怡君;李津;宋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Q1/14 | 分类号: | B60Q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张虞旭驹 |
| 地址: | 030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远光灯 智能 调节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远光灯智能调节装置和方法,涉及灯光调节技术领域。包括智能灯主体,所述智能灯主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卡板,所述智能灯主体的一侧安装有灯罩;本发明可以对车辆照明灯的位置进行调控,有利于准确地控制远、近光灯的照明范围,提高车辆灯光的照明效果,并且在行驶过程中,可以智能化根据行驶路段的环境及车辆情况,对车辆照明灯的远、近光进行实时切换,提高了驾驶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还可以根据设定的数值更准确地控制灯光变化,提高灯光切换时的效果和准确度,提高车辆行驶照明的效果,提升车辆司机的驾驶效果,增加司机操作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提高了车辆灯光整体调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光调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辆远光灯智能调节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的主要作用是代步、载人、运输等。汽车方便了生活,同时汽车还带动了很多产业的发展,加快了经济的提升,提高了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就业机会。汽车为出行节省了时间,为工作提高了效率,方便了出游游玩,同时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汽车大灯,也称汽车前照灯、汽车LED日行灯,作为汽车的眼睛,不仅关系到一个车主的外在形象,更与夜间开车或坏天气条件下的安全驾驶紧密联系。车灯的使用及保养,是不可忽略的。汽车灯,为保证安全行车而安装在汽车上的各种交通灯。汽车灯分照明灯和信号灯两类。 1905~1912年,为解决前方道路照明,始装用聚光灯式乙炔前照灯,并配备 1只煤油灯为后牌照灯。
通常在夜间行车时,司机需要将开启汽车照明灯对前方进行照明,而司机将照明灯调整至远光灯时,可以增加照明灯的亮度和照明距离,但是会将光线照射至同向车辆或对向车辆司机的眼中,很大程度地影响驾驶员的视线,造成眩目、短视觉盲区,影响驾驶车辆的安全;同时司机在驾驶过程中需要手动频繁地进行远、近灯光的变光操作,不仅会加重司机的驾驶负担,还会在切换灯光时出现方向盘把握不稳、视野偏移或不清的情况,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车辆远光灯智能调节装置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远光灯智能调节装置和方法,具有可以智能调节车辆灯光和提高驾驶人员行车效果和安全的优点,从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车辆远光灯智能调节装置,包括智能灯主体,所述智能灯主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卡板,所述智能灯主体的一侧安装有灯罩,所述安装卡板的表面开设有端口凹槽,所述智能灯主体的内部安装有灯座,所述灯座的表面安装有图像识别摄像头,所述灯座的表面安装有雷达测距仪,且雷达测距仪位于图像识别摄像头的下方,所述灯座的表面安装有光敏感应器,且光敏感应器位于雷达测距仪的一侧,所述灯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照明灯,且第一照明灯位于雷达测距仪的上方,所述灯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照明灯,且第二照明灯位于光敏感应器的上方,所述灯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壳,且安装壳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安装壳的表面均安装有调节壳体,所述两个调节壳体的内部均安装有调控机构,且两个调控机构分别与第一照明灯和第二照明灯连接,所述调控机构的一端连接有传输线,所述传输线的一端连接有操控芯片,所述操控芯片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端口。
作为本发明一种车辆远光灯智能调节装置,所述调控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传动齿轮、从动齿轮、纹槽杆、调节组件、转动齿筒、伸缩柱杆和安装头,所述伺服电机安装于调节壳体中,所述传动齿轮固定连接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从动齿轮安装于调节壳体中,且从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纹槽杆固定连接于从动齿轮上,所述调节组件安装于调节壳体中,所述转动齿筒转动连接于调节组件上,且转动齿筒与纹槽杆配合使用,所述伸缩柱杆安装于调节组件中,且伸缩柱杆与转动齿筒配合使用,所述安装头固定连接于伸缩柱杆的一端。
作为本发明一种车辆远光灯智能调节装置,所述第一照明灯的种类为近光灯,所述第二照明灯的种类为远光灯,所述第一照明灯和第二照明灯均为 LED灯,所述第一照明灯为半遮光灯,且第一照明灯的功率为5~15W,所述第二照明灯为强光灯,且第二照明灯的功率为30~55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57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力吸附结构及导电浆料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控车床用旋转电伺服推拉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