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30020.5 | 申请日: | 2022-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33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潘育辉;林毅民;江剑;陈永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3/35;B09B5/00;B65G37/00;B65G45/10;B09B101/7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庄博强 |
地址: | 363005 福建省漳州市龙文***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其包括料斗、破碎装置、第一输送装置、脱水装置以及第二输送装置,地面上向下开设有安装坑,料斗、破碎装置以及第一输送装置的下端均位于安装坑内,料斗上端位于地面水平面以下,料斗、破碎装置以及第一输送装置自上而下依次连通设置,料斗下端安装有推料机构,推料机构将用于水平推动物料至破碎装置的上端进料口,第一输送装置的上端延伸处安装坑且位于脱水装置的上端进料口处,第二输送装置位于脱水装置的出料口下侧,第二输送装置的一端出料口提升至高处以便于废渣回收,地面上还设置有污水槽,脱水装置的出液口与污水槽连通设置。本申请具有提高厨余垃圾处理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厨余垃圾是人们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蛋壳、骨头等,是人们日常产生的垃圾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厨余垃圾一般含水率比较高,日常的处理方式是通过将破碎机将厨余垃圾进行粉碎后再进行固液分离将其中水分与固渣进行分离。
但是,现有市场上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体型较小,厨余垃圾处理的业务能力较差,效率低,因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厨余垃圾的处理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包括料斗、破碎装置、第一输送装置、脱水装置以及第二输送装置,地面上向下开设有安装坑,所述料斗、破碎装置以及第一输送装置的下端均位于安装坑内,所述料斗上端位于地面水平面以下,所述料斗、破碎装置以及第一输送装置自上而下依次连通设置,所述料斗下端设置有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将用于水平推动物料至破碎装置的上端进料口,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上端延伸处安装坑且位于脱水装置的上端出口处,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位于脱水装置的出料口下侧,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一端出料口提升至高处以便于废渣回收,地面上还设置有污水槽,所述脱水装置的出液口与污水槽连通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料斗、破碎装置、第一输送装置、脱水装置以及第二输送装置实现厨余垃圾的高效处理,其实施方式为:厨余垃圾通过运输车运输至料斗的进料侧上,由于料斗以及破碎装置将均安装至地面以下的安装坑内,所以厨余垃圾处理作业时,可以直接将厨余垃圾倾倒至料斗内,并依托推料机构的辅助作用可以将厨余垃圾持续将物料推送至破碎装置进行破碎操作,破碎后的厨余垃圾经过第一输送装置提升输送至脱水装置,经过脱水装置的脱水操作后,脱除的废水将集中收集至污水槽中在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的污水处理,经过脱水后的废渣将排放至第二输送装置上,经过的第二输送装置输送至运输车上在输送至焚烧厂进行焚烧处理,利用安装坑的安装优势以及设备的处理能力可以持续进行大量的垃圾处理,进一步的提高厨余垃圾的处理能力。
优选的,所述料斗的进料侧设置有第一减速带以及第二减速带,所述第一减速带以及第二减速带均安装至地面上,所述第一减速带位于第二减速带远离料斗的一侧,所述第二减速带的高度高于第一减速带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运输车的行进位置以及与料斗之间的相对位置,主要都是通过司机观察后视镜来确定位置,具有不确定因素,很容易错位,因此将在料斗进料侧的地面上设置有第一减速带以及第二减速带,当司机操作运输车的后轮经过第一减速带后,会有明显的车身震动情况,司机就可以辨别是否到达预定位置,第二减速带的设置将便于减少运输车向后溜车滑落至安装坑内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安全性,第一减速带与第二减速带之间的空间将便于运输车的进一步稳定。
优选的,所述安装坑上端周侧均设置有防护围栏,所述安装坑的进料侧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以及升降板,所述安装坑内侧壁设置有供升降板升降滑移的滑移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升降板的上升提供驱动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漳州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00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