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防侧翻起重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29971.0 | 申请日: | 2022-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4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韩元平;杨兴华;赵弘博;孙建全;汤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为邦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5/00 | 分类号: | B66C15/00;B66C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黄龙龙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防侧翻 起重机 | ||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防侧翻起重机,解决了起重机在工作时稳定性较低而造成其出现侧翻的问题,其包括车体和起重机本体,所述车体的底端设有移动轮,起重机本体位于车体的顶端,车体的顶端设有与起重机本体连接的支撑柱,车体的顶端中间位置设有与起重机本体连接的支撑盒,支撑盒的两侧对称设有连接座,连接座的底端均设有电动伸缩杆一,电动伸缩杆一的底端均设有支撑元件,车体的一侧设有扩展板;通过车体、移动轮、起重机本体、支撑柱、支撑盒、电动伸缩杆一、支撑元件和距离调节机构,有效的调节支撑元件的间距,进而增大了车体与支撑元件的间距,进而提高了起重机的防侧翻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起重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防侧翻起重机。
背景技术
起重机是通过起重吊钩或其他取物装置起升或移动重物的机械,随着重物的位置变化,起重机的重心也在不断转移,当其重心移动至较为偏置的位置时,可能会有发生侧翻,造成重大事故,特别是随车起重机,由于随车起重机在吊装中有违规操作或工作地点路基差,可能产生侧翻现象。
目前的起重机一般防侧翻只有稳定杆,由于稳定杆之间的距离短,造成防侧翻效果差,进而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防侧翻起重机,有效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起重机在工作时稳定性较低而造成其出现侧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防侧翻起重机,包括车体和起重机本体,所述车体的底端设有移动轮,起重机本体位于车体的顶端,车体的顶端设有与起重机本体连接的支撑柱,车体的顶端中间位置设有与起重机本体连接的支撑盒,支撑盒的两侧对称设有连接座,连接座的底端均设有电动伸缩杆一,电动伸缩杆一的底端均设有支撑元件,车体的一侧设有扩展板,扩展板的底端设有电动伸缩杆二,电动伸缩杆二的输出轴连接有按压板,两个移动杆之间通过距离调节机构连接;
距离调节机构包括内螺纹筒一、移动杆、保护罩、电机一、螺纹块一、通孔一和通孔二,保护罩安装于支撑盒的内部,保护罩的内部设有电机一,保护罩和支撑盒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一,电机一的输出轴连接有贯穿于两个通孔一内部的内螺纹筒一,内螺纹筒一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块一,两个内螺纹筒一的一端均开设有通孔二,螺纹块一的一侧均设有贯穿于通孔二并延伸至内螺纹筒一外部的移动杆,移动杆与连接座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两侧均对称开设有卡槽,通孔二的内部均设有与卡槽滑动连接的卡块。
优选的,所述保护罩的顶端设有与支撑盒内顶端连接的抵压块,内螺纹筒一的一端外部设有转动环,车体的顶端设有与转动环连接的支撑柱。
优选的,所述支撑元件包括支撑机构一、支撑机构二和支撑件,支撑机构一包括支撑罩一、开槽、齿板、凸板、隔板、滑轨和驱动器,支撑罩一安装于电动伸缩杆一的输出轴底端,支撑罩一的内部设有隔板,支撑罩一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开槽,开槽的内部均穿插有齿板,齿板的两侧对称设有凸板,隔板的顶端均设有与凸板滑动连接的滑轨,两个齿板之间通过驱动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器包括电机二、蜗杆、衔接轴、蜗轮、皮带轮、皮带和齿轮,电机二安装于支撑罩一的内顶端,电机二的输出轴连接有蜗杆,蜗杆的底端延伸至隔板的下方,支撑罩一的内壁设有位于蜗杆两侧的两个衔接轴,四个衔接轴上均设有皮带轮,其中两个衔接轴上均设有与蜗杆啮合连接的蜗轮,其中另外两个衔接轴上设有与齿板啮合连接的齿轮,且相邻两个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齿板上均开设有收纳槽,齿板的底端对称开设有卡接槽,卡接槽与支撑机构二之间均通过支撑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二包括开口、支撑罩二、支撑杆、支撑块、凹槽、稳定杆、稳定槽、扩展器和高度调节件,支撑罩二安装于支撑罩一的内底端,蜗杆与支撑罩二之间通过高度调节件连接,支撑罩二的两侧底端均开设有开口,开口的内部均穿插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端一侧均设有支撑块,支撑杆的顶端一侧均开设有与支撑件连接的凹槽,隔板的底端两侧均设有稳定杆,支撑罩二的顶端两侧对称开设有与稳定杆滑动连接的稳定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为邦电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为邦电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99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