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锰锌精矿氧压浸出液除锰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29079.2 | 申请日: | 2022-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8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恒辉;刘自亮;何醒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44 | 分类号: | C22B3/44;C22B47/00;C22B13/02;C22B3/08;C22B19/2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聂午阳 |
地址: | 410019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锰锌 精矿 浸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锰锌精矿氧压浸出液除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高锰锌精矿磨矿后进行氧压浸出,产出氧浸液和氧浸渣;其中氧浸液中锰离子的浓度大于5g/L;S2、在氧浸液中加入中和除铁剂,得到除铁后液和除铁渣;S3、在除铁后液中加入PbO2除锰,得到高铅锰渣和除锰后液;S4、粗铅及高锰渣回收:高铅锰渣干燥后与煤粉、石英石、石灰石、氧化铁进行混合,混合后于1250℃~1350℃进行还原熔炼,得到粗铅和富锰渣。本发明可高效脱除掉锌浸出液中的锰离子,且除锰过程不引入杂质元素,保证了锌电积工序正常生产,所得除锰产物可作为火法炼铅原料或铅系统配料,得到粗铅和富锰渣,实现了过程锰、铅的高效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锰离子的回收利用,特别是一种高锰锌精矿氧压浸出液除锰的方法。
背景技术
高锰锌精矿主要分布在我国云贵高原、非洲南部等地区。在采用氧压技术处理高锰锌精矿时,国内锌精矿浸出物料含锰0.1%左右,但高锰锌精矿中锰含量高(~3%),经加压浸出后,原料中的锌、锰基本都被浸出至溶液中,使得浸出液中锰浓度可达10g/L以上,如此高的锰浓度,难以满足后续锌电积时一般要控制Mn2+浓度~5g/L的技术要求。因此,氧压浸出处理高锰锌精矿时,对所得浸出液需要进行除锰工序。
溶液中除锰方法,有采用高锰酸钾或过硫酸盐进行除锰,其除锰效果较好。比如公开号为CN11297889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锌冶炼过程溶液的除铁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锌冶炼过程溶液中加入催化剂,并向其中通入氧化剂,以使锌冶炼过程溶液中的铁离子和锰离子进行催化氧化反应,形成含铁锰渣的浆料;将含铁锰渣的浆料进行固液分离,得到铁锰渣和除铁锰后液;其中,催化剂选自含二氧化硫气体、含亚硫酸根的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但是类似于该发明的方法或其实际除锰效果并不理想,或会引入大量Na或K离子,当富锌的硫酸锌溶液中存在大量的Na或K离子时,锌溶液与冶炼系统循环后,无法降低其浓度,进一步富集后,锌溶液中的锌会发生结晶现象,导致输送管道堵塞,影响生产。而且高锰酸钾和过硫酸盐的除锰成本较高,约5000元/tZn。采用萃取法进行除锰时,萃取时Zn会优先Mn被萃取,由于浸出液中Zn离子浓度要大于锰离子浓度,因此也不宜采用萃取法进行除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高锰锌精矿氧压浸出液除锰的方法,可高效脱除锌浸出液中的锰离子,且除锰过程不引入杂质元素,保证了锌电积工序正常生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锰锌精矿氧压浸出液除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高锰锌精矿磨矿后进行氧压浸出,产出氧浸液和氧浸渣;其中氧浸液中锰离子的浓度大于8g/L;
S2、在氧浸液中加入中和除铁剂,得到除铁后液和除铁渣;
S3、在除铁后液中加入PbO2除锰,得到高铅锰渣和除锰后液。
氧浸液成分:(Zn~150g/L,Mn~15g/L,残酸约50g/L)。若不先进行中和除铁则会发生副反应,消耗脱锰剂:
2PbO2+2H2SO4=2H2O+O2+2PbSO4↓
采用PbO2除锰,可高效脱除锌浸出液中的锰离子,且除锰过程不引入杂质元素(Na或K离子),进一步富集后,避免锌溶液中的锌发生结晶现象,避免出现输送管道堵塞,保证正常生产。
本发明中先进行除铁,并采用PbO2除锰,不引入Na或K离子,共同作用保证了锌电积工序正常生产,二者缺一不可。所得除锰产物可作为火法炼铅原料或铅系统配料,可制得粗铅和富锰渣,实现了过程锰、铅的高效回收。
本发明的化学反应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90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