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流体流量测量准确率自动化评估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26103.7 | 申请日: | 202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9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瑜;向文嘉;何子睿;胡世杰;陆超;吴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F25/10 | 分类号: | G01F25/10;G06F16/215;G06F17/18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张巨箭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流体 流量 测量 准确率 自动化 评估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流体流量测量准确率自动化评估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管路中流体流量的数据;采用孤立森林的数据清洗算法对数据进行清洗;对清洗完成的数据进行不确定度的计算,得到总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根据总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输出准确率评估结果。本发明提供了从测量数据搜集到输出准确率结果的全过程方案,在评估高速流体流量测量准确率上减少了用户的干预程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相关人员的工作负担,用户只需关注最后结果,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生产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流体流量测量准确率自动化评估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场景和科研实验场景下,存在许多在密闭空间(如管道等)进行高速流体流量测量的需求。目前的流体流量测量往往采取压差测量、流速测量等间接方法获取当前空间流体的状态,从而计算出流体的流量。此外,如空气流量已有空气流量计等电子测量设备直接获取流量情况。流量计作为目前测量流体流量的主要工具,为在密闭管路中测量各种流体的流量发挥了重要作用。鉴于流量测量的方法较多、计算方式的不同、使用场景的不一等,流量计种类繁多,有不同的适用条件,体现了其专用性和局限性。在高速流体的流量测量方面,目前缺乏一种广泛认可的通用流量测量工具,业内往往使用满足自身需求的专业或定制型测量工具。某些苛刻标准下测得数据的可信程度往往需要量化数值来表征准确率,准确率达标方可被采信。
影响高速流体流量测量准确性的原因之一在于测量误差,其对流量测量准确率的影响程度已在业界基本形成共识,并往往使用不确定度这一概念来进行评估和量化。有测量即有误差,误差是当前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值,是不可避免的。作为仪器和测试学科的重要分支,误差理论已经经过了百年的发展,不确定度理论就是误差理论的升级与延伸。目前国内的流体流量准确率评估的规则已经明确,相关人员在计算流量测量准确率时,往往需要在计算工具辅助下进行手工计算,费时费力,甚至最后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也不能保证。在准确率计算的过程中,由于人工计算的局限性,往往还会省略一些繁琐困难的步骤,形成“计算误差的误差”。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如今流量测量已由传感器来负责采集,所采集的时间间隔短、测量位置多,以致最后的数据量过于庞大。如要手工计算或半自动化计算,工作量极其巨大。如果是高速流体的流量测量,传感器采集频率更是频繁,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实现高速流体的流量测量准确率自动化计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缺少计算测量准确率的软件工具,而国外已有测量数值的准确率计算器或一些自动化计算方法,但这些方法仍然有无法迁移到高速流体流量测量场景,并且未实际打通全部计算流程,未真正实现准确率评估的自动化。
因此,提供一种高速流体流量测量准确率自动化评估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属于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速流体流量测量准确率自动化评估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高速流体流量测量准确率自动化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管路中流体流量的数据;
采用孤立森林的数据清洗算法对数据进行清洗;
对清洗完成的数据进行不确定度的计算,得到总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根据总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输出准确率评估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管路中流体流量的数据为接收来自服务器传输的管路中流体流量的数据;
所述服务器的流体流量的数据来源为,安装在管路中的流量计或流量传感器初步采集得到的、由通过通用串行总线各自传输至数据采集卡进行数据的集成、数据采集卡汇总数据后通过本地局域网络并采用RTP和SRTP协议将数据上传的;
所述服务器的流体流量的数据存储于数据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未经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61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交互式建筑设计平台
- 下一篇:设定信息关联参考平台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