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法脱硫塔防沉积循环喷淋系统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24384.2 | 申请日: | 202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8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刘述平;杨怀锋;刘振华;吕扬;冯超;仇洪波;陈向波;杨凤岭;孙德山;吕和武;范贤平;蔡延民;王国威;尹鹏;吕德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53/9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晓鹏 |
地址: | 250301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脱硫 沉积 循环 喷淋 系统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法脱硫塔防沉积循环喷淋系统及工艺,包括:塔体、倾斜导流板、弧形导流板和吸入支管阵列,其中,所述倾斜导流板安装于塔体的截面上,且其出口端相对于塔体的横截面倾斜向下设置;弧形导流板,其上端倚靠塔体侧壁设置,其下端固定于塔体底部,其上端位于倾斜导流板出口端的下方;塔体底部的上方设置所述吸入支管阵列,且吸入支管阵列通过循环浆液泵组与喷淋层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湿法脱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法脱硫塔防沉积循环喷淋系统及工艺。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目前,湿法脱硫塔底部配置有循环浆液池,为防止循环浆液池中的固体悬浮物发生沉淀,通常需要在吸收塔底部外壁上设置防止沉淀发生的侧进式搅拌器,既增加了投资和能耗,又不能解决吸收塔中心地带的沉积问题,另外还容易造成侧进式搅拌器在塔壁的安装区域发生振动磨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法脱硫塔防沉积循环喷淋系统及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法脱硫塔防沉积循环喷淋系统,包括:塔体、倾斜导流板、弧形导流板和吸入支管阵列,其中,
所述倾斜导流板安装于塔体的截面上,且其出口端相对于塔体的横截面倾斜向下设置;
弧形导流板,其上端倚靠塔体侧壁设置,其下端固定于塔体底部,其上端位于倾斜导流板出口端的下方;
塔体底部的上方设置所述吸入支管阵列,且吸入支管阵列通过循环浆液泵组与喷淋层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法脱硫塔防沉积循环喷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喷淋层循环喷淋的脱硫废水与热烟气接触传质后,落在倾斜导流板上;
在倾斜导流板的汇集、导流作用下,通过倾斜导流板的下方出口大流量快速流下,并落在弧形导流板上;
在弧形导流板的导流作用下流向塔体底部,对塔体底部的浆液进行扰动;
同时,采用设置于塔体底部的吸入支管阵列对浆液进行抽吸、循环喷淋。
上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1)在吸收塔内设置倾斜导流板、在循环泵吸入口对面的塔壁上构造出弧形导流板,利用了脱硫循环泵的浆液流量,利用浆液循环泵的吸入管道配置底部吸入支管阵列,产生了塔内浆液的流动驱动力,在省去侧进式搅拌器的基础上完成了防沉积操作,从而消除湿法脱硫运行过程中湿法吸收塔底部发生固体结晶物沉积的问题;即使在系统停运后重新启动时,吸入支管阵列也能逐步吸起沉淀物,快速恢复塔内浆液的悬浮状态。该种设置方式可以为企业节省设备投资、维护成本和运行能耗。
2)该系统采用的设备与部件的配置,均为固定式的,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基本无需维护,具有较明显的运行稳定性方面的优势,可以作为现有吸收塔搅拌设施的替代和升级方案。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湿法脱硫塔防沉积循环喷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循环泵吸入主管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吸入支管在吸入主管上的分布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吸入支管在吸入主管上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43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驻坡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对岩体天然裂隙结构的张量确定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