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横跨预制计算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22331.7 | 申请日: | 2022-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7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武鹏;马露露;王震宇;吴松;王鹏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3;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治东 |
| 地址: | 10016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横跨 预制 计算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横跨预制计算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基于负载计算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测量参数,基于测量参数求算上行支柱偏距、下行支柱偏距、上行支柱上部定位索处偏距、下行支柱上部定位索处偏距、上行侧弛度、下行侧弛度、跨距;获取悬挂点类型,以悬挂点中的接触点为分界细化悬挂点;计算细化后悬挂点的垂直悬挂负载,计算细化后悬挂点间的水平距离;计算横承最低点、细化后悬挂点高差、横承力索分段长度。通过细化悬挂点,求算处更符合实际施工需求的横承分段长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横跨预制计算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针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软横跨的结构尺寸的预制计算,传统算法计算内容包括最短吊弦的位置确定、横承力索长度、上下部固定绳长度、各个直吊弦长度。
软横跨结构复杂,涉及横向跨距、股道间距、支柱高差和倾斜、侧面限界等参数的实测,因此软横跨预制一直是接触网施工计算的一大难点。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预制软横跨的方法经历过图解法、实测法、抛物线计算法、负载计算法。其中,抛物线计算法就是把接触悬挂的集中负载看成是均布负载,将横承力索当成悬链线,用抛物线公式计算它的长度。图解法就是将已知数据按照一定比例绘制在坐标纸上,然后用曲线尺描绘横承力索的悬线。实测法要求测量现有软横跨的尺寸,按照原有尺寸进行软横跨的预制和安装;负载计算法,是以实际负载为计算条件,利用静力平衡原理,由负载计算转化为结构尺寸计算,此算法也得到现场施工广泛采用。
抛物线计算法和图解法计算精度都较低;实测法它仅适用于大修的铁路,对于新建和有改造的线路并不适用。现在采用较多的是负载计算法,是以实际负载为计算条件,利用静力平衡原理,由负载计算转化为结构尺寸计算,此算法也得到现场施工广泛采用,但此算法不足是,目前的计算不能完全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因为现场施工需要求出节点内部的距离,即需要更加细致的求解,目前铁路现场主要采用专门计算人员计算,来进行软横跨预制,而且这种方法大大依赖于少数精通计算的技术人员,且软横跨的调整依赖于技术人员的经验,人为错误率增加,并且计算时间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横跨预制计算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部分实施例能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依赖于技术人员的经验、人为错误率增加、并且计算时间久的缺陷,利用科学的方法编制而成的计算软件既能保证准确度,也能大大提高计算效率,普及率也更好,本算法是在负载计算法的基础上升级完成的,即保证了精度,又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除此之外,本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内容还包括各个零件的安装位置以及横承、上部定位索、下部定位索各分段的长度,其中各分段长度包括节点结构内部分段,比如说在横承Z7类型节点内部的分段长度,求解变量更加细化。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软横跨预制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基于负载计算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测量参数,基于测量参数求算上行支柱偏距、下行支柱偏距、上行支柱上部定位索处偏距、下行支柱上部定位索处偏距、上行侧弛度、下行侧弛度、跨距;
获取悬挂点类型,以悬挂点中的接触点为分界细化悬挂点;
计算细化后悬挂点的垂直悬挂负载,计算细化后悬挂点间的水平距离;
计算横承最低点、细化后悬挂点高差、横承力索分段长度。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软横跨预制计算方法,所述计算细化后悬挂点间的水平距离,包括:
基于悬挂点的节点类型、定位器拉出值、股道超高,判断悬挂点中的接触点、定位器与悬挂点下方股道中心的几何关系;
基于几何关系计算出细化后悬挂点的坐标,计算出细化后悬挂点间的水平距离。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软横跨预制计算方法,所述计算横承最低点、细化后悬挂点高差、横承力索分段长度,之后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23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