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解槽单元、电解槽堆及其在硫化氢间接电解处理工艺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19349.1 | 申请日: | 2022-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0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灿;张伟;刘铁峰;刘欣毅;王庆楠;郑曌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25B1/01 | 分类号: | C25B1/01;C25B9/60;C25B9/70;C25B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毛薇 |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槽 单元 及其 硫化氢 间接 电解 处理 工艺 中的 应用 | ||
1.一种电解槽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解槽单元包括:按照叠合顺序,依次包括正极端、离子交换膜、负极端;
所述正极端包括具有蛇形流道I的正极导流板,用于电解液导流和支撑离子交换膜;所述正极导流板包括进口端I、出口端I,所述进口端I包括电解液进口I;出口端I包括电解液出口I;所述电解液进口I、蛇形流道I、电解液出口I依次连通;所述出口端I近电解液进口I的一侧设有反吹入口I,所述反吹入口I与所述蛇形流道I连通;
所述负极端包括具有蛇形流道II的负极导流板,用于电解液导流和支撑离子交换膜;所述负极导流板包括进口端II、出口端II,所述进口端II包括电解液进口II;出口端I包括电解液出口II;所述电解液进口II、蛇形流道II、电解液出口II依次连通;所述出口端II近电解液进口II的一侧设有反吹入口II,所述反吹入口II与所述蛇形流道II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端自外由内包括正极侧端板、正极绝缘层、正极电极板、正极导流板;
所述负极端自外由内包括负极侧端板、负极绝缘层、负极电极板、负极导流板;
优选地,所述蛇形流道I、蛇形流道II中填充导电材料;
优选地,所述正极端、离子交换膜、负极端均设有数量相同的通孔,用于紧固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槽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解槽单元的所有部件均为尺寸一致的矩形,所述部件的接触面和通孔内均涂有粘接剂用于密封,其中所述所有部件包括正极侧端板、正极绝缘层、正极电极板、正极导流板、离子交换膜、负极导流板、负极电极板、负极绝缘层和负极侧端板;
优选地,所述粘接剂选自聚氨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有机硅类树脂或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电解槽单元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解槽单元的工作方法包括电解模式和反吹模式;
所述电解模式包括:反吹入口I和反吹入口II关闭,电解液由电解液进口I和电解液进口II流入蛇形流道I和蛇形流道II中,然后沿着蛇形流道I和蛇形流道II流动,流动过程中会与蛇形流道I和蛇形流道II内的电极材料接触,发生电化学反应后,由电解液出口I和电解液出口II流出;
所述反吹模式包括,电解液出口I和电解液出口II关闭,反吹液由反吹入口I和反吹入口II流入蛇形流道I和蛇形流道II中,然后由电解液进口I和电解液进口II流出。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解槽单元的工作温度为20~80℃,工作压力为0~1.0MPa,正极端与负极端的压力差为-0.5~+0.5MPa。
6.一种电解槽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堆由N个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电解槽单元串联组合而成;
所述N为2~1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解槽堆,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解槽堆中,N个电解槽单元横向堆叠,第一个电解槽单元的负极与第二个电解槽的正极电连接,以此类推,第N-1个电解槽单元的负极与第N个电解槽单元的正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个电解槽单元的正极与电源的正极电连接,第N个电解槽单元的负极与电源的负极电连接。
8.一种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电解槽堆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解槽堆的工作方法包括电解模式和反吹模式:
所述电解模式包括,正极端和负极端的电解液分别沿每个电解槽单元的电解液进口I和电解液进口II流入,然后分别由每个电解槽单元的电解液出口I和电解液出口II流出;
所述反吹模式包括,正极端和负极端的反吹液分别沿每个电解槽单元的反吹入口I和反吹入口II流入,然后分别由每个电解槽单元的电解液进口I和电解液进口II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93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