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幽门螺杆菌快速增菌培养试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19306.3 | 申请日: | 2022-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0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唐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晓磊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R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吴啸寰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幽门 螺杆 快速 培养 试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幽门螺杆菌快速增菌培养试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幽门螺杆菌培养试剂技术领域,所述的幽门螺杆菌快速增菌培养试剂包括第一幽门螺杆菌培养试剂和第二幽门螺杆菌培养试剂;所述的第一幽门螺杆菌培养试剂的原料组分包括猪脑心肝组织提取物、GSE‑1细胞裂解提取物、胰酪蛋白胨、大豆蛋白胨、氯化钠、磷酸氢二钠、蒸馏水;所述的第二幽门螺杆菌培养试剂的原料组分包括D‑葡萄糖、尿素、胎牛血清、万古霉素、多粘菌素B、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锰、维生素B6、去离子水。本发明提供的幽门螺杆菌快速增菌培养试剂的培养增菌速度较传统的培养提高约2倍,能96小时维持幽门螺杆菌菌体形态不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幽门螺杆菌培养试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幽门螺杆菌快速增菌培养试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幽门螺杆菌的培养主要是商品化的试剂盒,但是其培养仅限于分离单克隆菌落,其对于微量细菌的大量扩增效率则显得较低。通常培养至少需72-96小时方可见针尖样大小的单个菌落。而在液体培养中其增菌效率略高于固体培养基中,但是容易菌体变形,且形成的耐药基因的质粒容易丢失。
还没有一种幽门螺杆菌快速增菌培养试剂,可以达到对幽门螺杆菌的快速培养,利于后期的检测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幽门螺杆菌快速增菌培养试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幽门螺杆菌快速增菌培养试剂能够有效对幽门螺杆菌进行快速增菌,其相较传统的脑心浸液加上脱纤维绵羊血,相同培养周期内(48小时)能够提升2至3倍的菌量,且细菌经96小时连续监测,其菌体均保持革兰氏阴性弯曲状。本发明提供的幽门螺杆菌快速增菌培养试剂由于回避了血细胞的加入,呈现出透明状,有利于观察测量细菌生长浊度。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保护一种幽门螺杆菌快速增菌培养试剂,所述的幽门螺杆菌快速增菌培养试剂包括第一幽门螺杆菌培养试剂和第二幽门螺杆菌培养试剂;所述的第一幽门螺杆菌培养试剂的原料组分包括猪脑心肝组织提取物、GSE-1细胞裂解提取物、胰酪蛋白胨、大豆蛋白胨、氯化钠、磷酸氢二钠、蒸馏水;所述的第二幽门螺杆菌培养试剂的原料组分包括D-葡萄糖、尿素、胎牛血清、万古霉素、多粘菌素B、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锰、维生素B6、去离子水。
优选地,每900ml所述的第一幽门螺杆菌培养试剂的原料组分的配比为猪脑心肝组织提取物4克、GSE-1细胞裂解提取物2克、胰酪蛋白胨15克、大豆蛋白胨5克、氯化钠5克、磷酸氢二钠2.5克、蒸馏水900mL。
优选地,每500ml所述的第二幽门螺杆菌培养试剂的原料组分的配比为D-葡萄糖20克、尿素5克、胎牛血清200mL、万古霉素100mg、多粘菌素B 125mg、硫酸铜0.1μmol、硫酸锌0.09μmol、硫酸亚铁0.09μmol、硫酸锰0.06μmol、维生素B6 0.1μmol、余量为去离子水。
优选地,所述的猪脑心肝组织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取猪脑、心、肝三种脏器各200克,无菌剪成碎片,生理盐水洗涤去除残留的红细胞,将上述组织完全浸泡于800mL 0℃的无菌冰水,浸泡48小时后,经800目无菌不锈钢网过滤除杂,冷冻干燥成粉末,制得所述的猪脑心肝组织提取物。
优选地,所述的GSE-1细胞裂解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5×109的GES-1细胞经细胞刷刮取,取1500g离心15min收集细胞,无菌生理盐水重悬洗涤3次,每次1500g离心15min收集细胞;加入无菌生理盐水,调节至100毫升,使用高压均质仪于4℃破碎细胞,收集上清液,10000g离心60min,收集上清经0.22微米滤过膜过滤除菌,冷冻干燥,制得所述的GSE-1细胞裂解提取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保护上述的幽门螺杆菌快速增菌培养试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晓磊,未经唐晓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93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