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喷射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19072.2 | 申请日: | 202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34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黄玉优;林海佳;赖桃辉;任启峰;赵材波;喻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9/08 | 分类号: | F25B9/08;F25B41/40;F25B41/20;F25B41/30;F25B4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喷射 循环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喷射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的系统包括:主循环流路,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切换阀、喷射器的喷射口及气液分离器;换热流路,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及节流定向流路;其中,切换阀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下,喷射器与冷凝器连通,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连通且节流定向流路能够将气液分离器内流出的工质节流后同时引入第一换热器及第二换热器中;第二状态下,冷凝器与第二换热器连通,喷射器与第一换热器连通且节流定向流路能够将第二换热器中流出的工质节流后引入第一换热器中。根据本发明,能够极大程度的简化系统组成结构、进而简化控制逻辑,降低系统构建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喷射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房空调领域,变频空调系统会根据数据中心热负荷的高低调节制冷机组的制冷能力输出,从而实现负荷匹配,满足数据机房的恒温恒湿要求。然而,由于数据中心对室内温湿度精度有较高要求,常年要求制冷输出的机房空调需要经常应对热负荷波动、湿负荷变动的情况。
数据中心湿度控制不当容易出现室内湿度过大或者过小的问题,湿度过大容易出现凝露水,湿度太小容易产生静电,这两种情况都会严重威胁数据中心设备的安全运行。在南方非常容易出现寒潮天气,数据中心围护结构或者通过门窗侵入的湿汽导致数据中心室内湿度过大,机房空调需要加大除湿能力,从而导致蒸发温度过低、室内送风温度波动过大。特别是数据中心高湿低负荷的情况下,机房空调的运行存在矛盾现象:机组匹配低负荷输出,除湿能力下降无法降低室内湿负荷,也就是轻载除湿问题;加大除湿能力满足室内湿度要求了又会超出热负荷的需求,导致室内温度下降幅度过大。
后面一种矛盾的常见解决方案是利用电加热再热除湿后的冷空气,使得机房空调的制冷输出不至于过大,从而实现数据中心的恒温要求,但电加热再热方式是非常浪费电能的一种方式,在数据中心巨大的电能需求下,节能本来就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因此,如何解决数据中心的机房空调在轻载除湿情况下的恒温恒湿控制问题、如何降低轻载除湿运行时的电能浪费问题,是节能型高效机房空调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现有技术CN106247655B通过电磁四通阀换向方式实现蒸发器的串联运行,温度不同的制冷剂先后经过不同的蒸发器,后面低温蒸发器实现除湿的同时利用前面高温蒸发器对冷空气实现再热,该技术能很好地实现轻载恒温除湿、无需额外的电加热再热空气,有效解决了前述两个问题。但CN106247655B技术要求蒸发器分成两部分,不管是哪种情况下的制冷运行都是蒸发器串联方式运行,制冷剂的蒸发相变流程过长,可能存在阻力较大的问题导致制冷机组的能效下降;该技术使用的电磁四通阀设置于冷凝器的出口,常规制冷运行情况下液体制冷剂流过四通阀容易出现阀内制冷剂泄露、制冷剂冷量和热量容易抵消等不利影响。
上述问题主要针对数据中心进行讨论,实际的民用和工商用舒适性空调中,也经常会出现寒潮天气下室内的除湿需求。目前舒适性空调常见的除湿模式实际上多数也就是低蒸发温度下的低风速制冷运行,运行后室内温度随之下降,造成用户体感温度下降,非常不舒服,因此很多场合都会采用专门的除湿机来解决这个问题。
针对前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了一种具有双喷射器及切换阀的空调喷射循环系统,其能够通过对切换阀的切换以及两个喷射器的通断实现不同的制冷剂流路,进而满足梯级制冷或者轻载除湿等需求,但这种空调喷射循环系统在系统组成及控制逻辑较为复杂、且系统构建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喷射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喷射循环系统系统组成及控制逻辑较为复杂、系统构建成本较高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喷射循环系统,包括:
主循环流路,包括沿工质流向依次设置的压缩机、冷凝器、切换阀、喷射器的喷射口及气液分离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90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