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载型冗余式光电编码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18105.1 | 申请日: | 202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6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盛立秋;何金其;闫卓义;臧彦飞;邢剑;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恒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34 | 分类号: | G01D5/34;G01D5/347 |
代理公司: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001 | 代理人: | 马宝来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载 冗余 光电 编码器 | ||
一种重载型冗余式光电编码器属于自动化技术领域,包括法兰、编码器轴套、扫描LEDⅠ、扫描LEDⅡ、静光栅Ⅰ、静光栅Ⅱ、光电接收器件Ⅰ、光电接收器件Ⅱ、电路板、空心轴、接线盒外壳、电缆密封接头Ⅰ、动光栅、锁紧螺母、重载型混合轴承Ⅰ、重载型混合轴承Ⅱ和电缆密封接头Ⅱ。本发明具有两套独立的编码器系统,在同一编码器机械件内实现冗余设计;在轴系装备了一套双重的重载混合轴承,在高压下避免轴与电路板上的电子器件发生放电的同时能够承受较大的径向和轴向负荷。本发明结构合理,易于装配,防护等级高,整机达到IP66,使编码器免遭粉尘、油污及液体的侵入,适用于重工业的自动化设备中进行速度环、位置环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重载型冗余式光电编码器。
背景技术
光电编码器是工业自动化中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被广泛用于各种机械、机床制作业、矿山、冶金、汽车、船舶、建筑等各行各业。重载型自动化设备的伺服系统、发电机等会应用编码器,用于实现速度环、位置环的检测,以编码器的反馈信息为依据,解析出相应的速度和位置,与目标进行比对后做出判断,给执行单元下一步工作指令。由于应用环境恶劣,长期处于扬尘、振动、淋雨、油污等条件下,对编码器的稳定性、精度、抗机械损伤能力、防护等级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重载设备出于对人员安全、设备安全等方面的考虑,要求系统具有高可靠性。现有的技术方案是将两个编码器装在一个主轴上,当其中一个编码器发生故障时,系统切换到另一台编码器。此种方案虽然能够实现系统的冗余设计,但是编码器用量增加一倍,即占空间又增加了成本。
近年来,有些国内编码器企业为了提高编码器的主轴载荷能力,推出了分体式编码器,省去了编码器的外壳、主体、主轴、轴承等结构,分为读数头和码盘两部分,在现场进行安装调试。这种方式省去了编码器的轴系结构,成功避免了因轴系负荷过大对编码器轴承造成的损伤。但是带来了其它问题,码盘与读数头的轴向间隙、径向距离等关键性参数成为了变量,安装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直接影像编码器的精度和安装效率。此编码器为开放式结构,无防护单元,无法适应重载设备应用环境,轻则编码器精度变差,重则编码器发生故障。客户可通过加装防护罩的办法来弥补这一问题,但这样即占空间又增加应用成本。
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载型冗余式光电编码器用于解决现有重载型自动化设备应用两个编码器实现冗余设计,即占空间又增加了成本;而分体式编码器无法适应重载设备应用环境等技术问题。
一种重载型冗余式光电编码器,包括法兰、编码器轴套、扫描LEDⅠ、扫描LEDⅡ、静光栅Ⅰ、静光栅Ⅱ、光电接收器件Ⅰ、光电接收器件Ⅱ、电路板、空心轴、接线盒外壳、电缆密封接头Ⅰ、动光栅、锁紧螺母、重载型混合轴承Ⅰ、重载型混合轴承Ⅱ和电缆密封接头Ⅱ,
所述编码器轴套套装在空心轴的外部并且编码器轴套与空心轴转动连接,编码器轴套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两个腔体并在两个腔体中分别放置重载型混合轴承Ⅰ和重载型混合轴承Ⅱ,编码器轴套的一端外部呈固定角度分别固定安装有两组各自独立的编码器系统;所述空心轴穿入重载型混合轴承Ⅰ和重载型混合轴承Ⅱ的内孔中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空心轴的一端套入客户轴至客户轴的根部,空心轴的另一端通过内六角螺钉与客户轴的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两组各自独立的编码器系统中,依次对应布置的扫描LEDⅠ、静光栅Ⅰ以及光电接收器件Ⅰ为一组,依次对应布置的扫描LEDⅡ、静光栅Ⅱ以及光电接收器件Ⅱ为另一组;所述动光栅与锁紧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通过支架安装在编码器轴套的外壁上,电路板分别与扫描LEDⅠ、扫描LEDⅡ、光电接收器件Ⅰ以及光电接收器件Ⅱ电性连接;
所述法兰套装在编码器轴套的外部,法兰在客户轴的远端端口通过螺钉与接线盒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电缆密封接头Ⅰ和电缆密封接头Ⅱ均安装在法兰的螺纹孔中,电缆密封接头Ⅰ和电缆密封接头Ⅱ中穿入外接电缆线;所述外接电缆线通过接线端子与电路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恒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春恒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81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