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电站智能巡检装置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17738.0 | 申请日: | 202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30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富鹏;吴军;陈伟;边万聪;李崭然;徐国栋;施金晓;张海林;林恒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1/20 | 分类号: | G07C1/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站 智能 巡检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智能巡检装置和系统。变电站智能巡检装置包括底座、动力机构、行走机构、转动机构、巡检机构和控制机构。动力机构用于提供动力;行走机构由动力机构带动而在变电站内实现行走和转向;转动机构由动力机构带动而能够相对于底座实现二维度的转动动作;巡检机构与转动机构相连接,用于进行巡检检测而获得巡检数据;控制机构用于控制动力机构、行走机构和转动机构。变电站智能巡检系统包括前述变电站智能巡检装置以及云数据中心和本地端。本发明能够灵活地实现移动和原地转弯,适用于狭小的变电站环境,避免巡检中损坏变电站设施,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耗较低,具有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巡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智能巡检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传统的变电站日常巡检多依靠人工来完成。随着科技的提升,一种机器巡检进入到变电站中代替人工进行巡检,其具有效率高、排查严谨等优点,但是由于变电站环境较为复杂,现有的巡检装置难以在狭小的环境中实现原地转弯,导致在转弯的过程中对变电站设施造成触碰,并且在现有的巡检装置中,检测设备在运行时需要另设驱动机构,增加了设备自身的重量和装置复杂程度,增加了电能的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行灵活方便、结构简单、能耗较低的变电站智能巡检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电站智能巡检装置,用于对变电站进行智能巡检,所述变电站智能巡检装置包括:
底座;
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内,其用于提供动力;
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的部分设置于所述底座内,部分设置于所述底座外,其由所述动力机构带动而在变电站内实现行走和转向;
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的部分设置于所述底座内,部分设置于所述底座外,其由所述动力机构带动而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实现二维度的转动动作;
巡检机构,所述巡检机构与所述转动机构相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外,其用于进行巡检检测而获得巡检数据;
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转动机构相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外,其用于控制所述动力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和所述转动机构;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具有与所述行走机构对应的第一输出端和与所述转动机构对应的第二输出端的双头电机、用于带动所述双头电机移动而使所述双头电机与所述行走机构对接或与所述转动机构对接的变换器;所述双头电机、所述变换器均与所述控制机构信号连接;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底部而能够实现前进动作或转向动作的行走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内并能够与所述双头电机相连接而输出动力的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内并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以不同工作状态带动所述行走组件动作的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内并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接而带动所述传动组件改变工作状态的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与所述控制机构信号连接;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能够与所述双头电机相连接而输出动力的联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外并供所述巡检机构纵向转动安装于其上且能够横向转动的横转组件、与所述巡检机构相连接以共同纵向转动的纵转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联动组件切换与所述横转组件或所述纵转组件对接的变换组件;所述变换组件与所述控制机构信号连接。
所述行走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两外侧的两组直齿轮组、与各组所述直齿轮组分别对应传动连接的两条履带;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能够与所述双头电机的第一输出端上所安装的第一端面齿轮相啮合的第一斜齿轮、通过转动轴与所述第一斜齿轮同轴转动连接且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斜齿轮两侧的一对第一伞齿轮、与一对所述第一伞齿轮一一对应啮合的一对第二伞齿轮、分别通过传动轴与一对所述第二伞齿轮一一对应同轴转动连接的一对第二端面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77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