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乳双歧杆菌BL-11的新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17076.7 | 申请日: | 202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0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段云峰;张烨;梁桦;程莎;刘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元生物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35/747 | 分类号: | A61K35/747;A61K35/745;A61K35/744;A61K35/742;A61K35/74;A61K36/064;A61K45/06;A61P1/02;A61P3/00;A23L33/1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王勤思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双歧 杆菌 bl 11 用途 | ||
1.保藏号为CGMCC No.20847的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BL-11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口腔疾病的食品或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还包括其他益生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益生菌选自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乳球菌、丙酸杆菌、明串球菌、葡萄球菌、芽孢杆菌、片球菌、大肠杆菌和酵母菌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丙酸杆菌为费氏丙酸杆菌谢氏亚种;所述明串球菌为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所述片球菌选自乳酸片球菌和戊糖片球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葡萄球菌选自小牛葡萄球菌、肉葡萄球菌和木糖葡萄球菌中的一种;所述芽孢杆菌为凝结芽孢杆菌,所述大肠杆菌为Nissle19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酸杆菌选自植物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卷曲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乳亚种、格氏乳杆菌、约氏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唾液乳杆菌、清酒乳杆菌和瑞士乳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及/或,所述双歧杆菌选自青春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和除保藏号为CGMCC No.20847外的乳双歧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及/或,所述乳球菌选自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和乳酸乳球菌双乙酰亚种中的至少一种;
及/或,所述酵母菌选自马克斯克鲁维酵母、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乳酸克鲁维酵母和卡氏酵母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还包括益生元,所述益生元选自菊粉、菊苣根提取物、菊芋根提取物、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木糖、水苏糖、低聚甘露糖、低聚阿拉伯糖、抗性糊精和抗性淀粉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还包括4-氨基丁酸、色氨酸、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维生素B6、维生素B12、辅酶Q10、牛磺酸、果胶、β-葡聚糖、岩藻糖、卡拉胶、瓜尔豆胶、柑橘纤维、苹果纤维、小球藻和膳食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还包括抗氧化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选自生育酚、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多酚、谷胱甘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所述药物包括1份~3份的所述乳双歧杆菌BL-11、1份~5份的其他益生菌、3份~6份的益生元和1份~3份的抗氧化剂,所述乳双歧杆菌BL-11的含量为3×106CFU/g~9×1011CFU/g。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咀嚼片剂或粉剂。
11.保藏号为CGMCC No.20847的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BL-11在制备真菌抑制剂、维生素C代谢促进剂或多环芳烃降解剂中的应用。
12.副球菌(Paracoccus)、柔嫩梭菌(Faecalibacterium)、纤毛菌(Leptotrichia)、奈瑟菌(Neisseria)、孪生球菌(Gemella)、聚合杆菌(Aggregatibacter)、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梭杆菌(Fusobacterium)和密螺旋体(Treponema)中的至少一种的生长促进剂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口腔疾病和/或生长发育障碍疾病的食品或药物中的应用。
13.纤毛菌(Leptotrichia)在制备N聚糖的合成促进剂、酪红素的合成促进剂和新霉素的合成促进剂中的至少一种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元生物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华元生物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70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