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油管道敷设用山体结构检测用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15451.4 | 申请日: | 202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6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葛泉;代晓东;彭亚捷;徐莹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玉山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 管道 敷设 山体 结构 检测 取样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油管道敷设用山体结构检测用取样装置。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当钻筒钻进到山体内部时,钻筒内的山体样品不能与山体分离断开,在向上提升钻筒时,不能将山体样品从钻孔中取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有第一外壳、圆形壳、第二圆板、触发机构、切断机构,圆形壳设于第一外壳中部,圆形壳的上端固接有第二圆板,第二圆板的外环面与第一外壳的内侧面固接,触发机构设于第二圆板的上下两侧,第一外壳和圆形壳之间设有切断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触发机构,避免第一连接杆在弹性件挤压力向下移动,通过设置切断机构,避免山体样品与山体粘连,山体样品不能在钻孔中取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油管道敷设用山体结构检测用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在山里敷设石油管道时,通常需要对山体结构进行取样检测,通过对山体结构样品检测,通过检测数据计算出山体的抗震性和自然灾害发生的几率,避免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对石油管道造成破坏,防止造成资源上的浪费。
现有的取样装置通常使用钻筒向下钻进,当钻筒到达指定深度时,将钻筒从钻孔中取出,将山体样品从钻筒取出,但是一般山体结构取样的深度都非常深,当钻筒钻进到山体内部时,钻筒内的山体样品不能与山体分离断开,在向上提升钻筒时,不能将山体样品从钻孔中取出,导致取样不能顺利进行,同时山体样品为圆柱体岩石,在钻筒向上提升时,山体样品会从钻筒中滑落到钻孔内。
因此,亟待提出一种石油管道敷设用山体结构检测用取样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当钻筒钻进到山体内部时,钻筒内的山体样品不能与山体分离断开,在向上提升钻筒时,不能将山体样品从钻孔中取出的缺点,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石油管道敷设用山体结构检测用取样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油管道敷设用山体结构检测用取样装置,包括有驱动装置、钻杆、保护壳、第一外壳、第一圆板、第二外壳、圆形壳、第二圆板、导水管、触发机构、切断机构、密闭机构和复位机构,驱动装置的前部安装有钻杆,驱动装置是用于使钻杆转动和向下移动的一种机械装置,保护壳固接于钻杆的下端,保护壳下端固接有第一外壳,第一外壳的内侧面上部固接有第一圆板,第一圆板与保护壳配合形成一个用于储水的空腔,第二外壳安装于第一外壳的下端,第二外壳的下端设有齿牙,圆形壳设于第一外壳中部,圆形壳的下端与第二外壳的内下端固接,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圆形壳之间形成了空腔,圆形壳的下部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长条通孔,圆形壳的上端固接有第二圆板,第二圆板的外环面与第一外壳的内侧面固接,圆形壳与第二圆板配合形成用于取样的圆形筒,导水管的上端与第一圆板连通,导水管的下端与第二圆板连通,触发机构设于第二圆板的上下两侧,第一外壳和圆形壳之间设有切断机构,切断机构用于对山体样品下部进行切断,第一外壳和圆形壳之间设有密闭机构,密闭机构用于对圆形壳的长条通孔密封,复位机构设于第二圆板上部,通过第二外壳的外侧面安装的合金齿牙随钻孔进行扩孔,避免山体对第一外壳挤压摩擦,降低了第一外壳的磨损同时减少了驱动装置的负载。
进一步,第二外壳的外侧面直径从下往上逐渐变大,且第二外壳的外侧面安装有合金齿牙。
进一步,触发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杆、固定环、第一转动环、弹簧、移动环、第一支撑架、支杆、方形壳、滑动条和第一拉簧,第二圆板的前后两部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杆,两根第一连杆的下端固接有固定环,固定环的下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环,两根第一连杆的外侧面下部分别环套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接于第二圆板和固定环,两根第一连杆的上端固接有移动环,移动环的左右两部分别开设有滑槽,第二圆板的上侧面固接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的上侧面左右两部分别固接有支杆,两根支杆的上端分别固接有方形壳,方形壳的中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条,两个滑动条的内端滑动连接于移动环的滑槽内,滑动条内端上侧面与相邻的方形壳的上侧面之间固接有第一拉簧,通过滑动条外端与相邻的第一连接杆的盲孔配合,避免了在钻进的过程中第一连接杆在弹性件挤压力下向下移动。
进一步,移动环的外侧面为倾斜面,移动环的倾斜面从下往上直径逐渐变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未经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54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盐酸二甲双胍连续合成系统及连续化合成方法
- 下一篇:终端配置修改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