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浸出器的强制沥干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12455.7 | 申请日: | 2022-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6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银;张金江;李健;王文昕;张志强;伊晓丽;黄永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凯斯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12 | 分类号: | C11B1/1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赵佳民 |
地址: | 27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浸出 强制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浸出器的强制沥干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粮油深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浸出器壳体、浸出器沥干筛板、混合油导流管、负压风机、抽气进气管口和上层混合油收集板;所述浸出器沥干筛板设置于浸出器下层筛板的出料端;所述沥干油斗通过下油斗混合油收集板和油斗封闭板设置于浸出器沥干筛板的下部;所述混合油导流管穿过所述油斗封闭板设置于所述沥干油斗内并延伸至所述沥干油斗的底部;所述抽气进气管口设置于浸出器壳体上且位于内部中间两个上层混合油收集板的交界处;所述负压风机设置于浸出器外部且高于抽气进气管口的位置;有效地解决了浸出器出料湿粕含溶剂量高的难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粮油深加工技术领域,可用于植物油脂或其它有效成分的萃取,具体是一种浸出器的强制沥干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浸出器是浸出法制油工艺的核心设备,提高浸出器的性能不但能提高浸出生产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对节能降耗、提高浸出油厂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有的各种连续式浸出器均采用逆流原理和一个设备内进行连续浸出且都在浸出物料出料前设置自然沥干段,降低湿粕脱溶工段的湿粕中含溶剂量。
由于浸出器内的物料都是经过混合油逆流喷淋浸泡后,在出料前最后经过温度为56~60℃的新鲜溶剂进行喷淋、冲洗,脱脂物料经过新鲜溶剂冲洗后会形成大量的低浓度混合油(此时混合油大约含有99.7%的溶剂和0.3%的油),脱脂物料中大部分低浓度的混合油会在几分钟内渗透通过料层,而残留在物料表面及浅表面的低浓度混合油需要较长时间通过料层和栅板进行自然沥干后而进入下方的混合油斗(也叫沥干油斗)。自然沥干不但需用的时间要长,而且沥干效果差,排出的湿粕含溶剂量高(高达总质量的30%)。从浸出器出口排出来的含溶剂湿粕,通过埋刮板输送机送入蒸脱机获得的是饲料粕;如果要求获得的食品低温粕(通常为大豆和花生低温粕),埋刮板输送机则送入A筒再到B筒。
无论是蒸脱机还是A.B筒首要的任务是排除粕中的溶剂与随后对水分和温度的调整。蒸脱机蒸脱溶剂的方法是在搅拌的作用下,供给湿粕的热量是夹套的间接蒸汽以及直接蒸汽冷凝释放的热量,但大部分热量是由直接蒸汽提供的,因为直接蒸汽不但有湿热作用而且能在高温下强化脱溶效果,如果湿粕溶剂含量较高,间接汽、直接蒸汽用量就大,且直接蒸汽冷凝后形成的冷凝水进入粕中的水分就多,粕在出蒸脱机前用间接蒸汽或热风烘干调节水分时,用的蒸汽量就多。A.B筒是卧式脱溶机,是在搅拌时物料移动的过程中用脱掉溶剂气体的一部分在加热器内加热到130~140℃,用风机强行与物料行进方向逆行循环加热湿粕脱溶,A.B筒内为负压状态,物料温度较低,有效地保证低温粕的营养成份,低温粕产品要求残溶较低的情况下,只控制低温粕的蛋白溶解度,而对其豆粕的脲素酶不作为考察指标。无论何种形式的湿粕脱溶所消耗的蒸汽量是整个浸出生产车间的68~75%。
综上所述,湿粕中含溶剂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蒸脱机或A.B筒的蒸汽用量。所以降低浸出器出料湿粕的溶剂含量,对于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降低浸出器出料湿粕的溶剂含量,提供一种浸出器的强制沥干装置及使用方法。在浸出器沥干段进行沥干油斗封闭,其低浓度的混合油用液封的混合油导流管溢流到混合油浓度较高的下一个混合油斗中和底部分流再循环喷淋的方式,用独立在浸出器外部的负压风机提供给沥干段负压(-2000Pa左右),强制沥干脱脂物料中的低浓度混合油。有效地解决了浸出器出料湿粕含溶剂量高的难题,使后续脱溶设备(蒸脱机或A.B筒)消耗蒸汽量有效降低,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凯斯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凯斯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24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