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相中一次性合成2,3-二取代的茚酮衍生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10129.2 | 申请日: | 2022-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0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薛飞;赖静如;吕平;朱安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5/45 | 分类号: | C07C45/45;C07C49/633;C07C49/693;C07C49/755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中 一次性 合成 取代 衍生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相中一次性合成2,3‑二取代的茚酮衍生物的方法,包括,在无氧条件下,将铑催化剂、三乙胺、内炔与2‑甲酰基苯硼酸混合物于水中,搅拌反应,制得2,3‑二取代的茚酮衍生物。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相中一次性合成2,3‑二取代的茚酮衍生物的方法,不需要外源配体,本发明简单易操作,仅使用水作为溶剂,方法中所需物品毒性小,安全环保,产物转化率高,且在室温下可以储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水相中一次性合成2,3-二取代的茚酮衍生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茚酮衍生物广泛存在于许多天然产物和生物药物中,经常作为转化中间体应用于有机合成中。尤其是2,3-二取代的茚酮类化合物显示出独特的生物活性[P.-C.Huo,X.-Q.Guan,P.Liu,Y.-Q.Song,M.-R.Sun,R.-J.He,L.-W.Zou,L.-J.Xue,J.-H.Shi,N.Zhang,Z.-G.Liu and G.-B.Ge,Eur.J.Med.Chem.,2021,209,112856;S.Mozaffarnia,R.Teimuri-Mofrad and M.-R.Rashidi,Eur.J.Med.Chem.,2020,191,112140;Y.Yang,R.Zhang,Z.Li,L.Mei,S.Wan,H.Ding,Z.Chen,J.Xing,H.Feng,J.Han,H.Jiang,M.Zheng,C.Luo andB.Zhou,J.Med.Chem.,2020,63,1337]。例如,Pauciflorol F具有有效的抗癌特性,Pterosin B具有抗炎活性。
因此,许多研究工作致力于快速简便地制备茚酮骨架[V.Hanchate,R.Devarajappa,and K.R.Prabhu,Org.Lett.,2020,22,2878]。其中,分子内氢酰化是一种有效的可直接构建碳环的方法[S.K.Banjare,T.Nanda,B.V.Pati,P.Biswal,P.C.Ravikumar,Chem.Commun.,2021,57,3630;W.-W.Chen and M.-H.Xu,Org.Biomol.Chem.,2017,15,1029;A.Gosh,K.F.Johnson,K.L.Vickerman,J.A.Walker,Jr.and L.M.Stanley,Org.Chem.Front.,2016,3,639]。以金属铑或钴试剂作为催化剂是合成进程中开创性的尝试,此外,最近还开发了两种成功的无金属分子内氢酰化的策略。
但是,氢酰化反应需要以繁杂的步骤制备前体才能进一步环化,并且对于二取代烯烃的底物范围适用地十分有限。据我们所知,只有两个氢酰化反应的例子可以由三取代烯烃作为底物生成2,3-二取代的茚醇。另外,过渡金属催化的分子间碳环化反应可以很好地构建2,3-二取代的茚醇,随后需要进一步地转化来得到相应的2,3-二取代的茚酮[M.Ueda,T.Ueno,Y.Suyama and I.Ryu,Tetrahedron Lett.,2017,58,2972;C.-X.Gu,W.-W.Chen and M.-H.Xu,J.Org.Chem.,2020,85,3887;B.Gourdet,M.E.Rudkin and H.W.Lam,Org.Lett.,2010,12,2554]。自此,从Hayashi和Murakami的开创性工作以来,用这种环合方法来构建二取代茚酮成为了直接有效的通用途径。
直到最近,孔望清教授的研究小组清晰地证明了一种镍催化炔烃和邻溴代芳基醛的多米诺还原环化反应,通过氢自转移过程得到茚酮[Y.Chen,Z.Ding,Y.Wang,W.Liu andW.Kong,Angew.Chem.Int.Ed.,2021,60,5273]。然而,上述策略的成功高度依赖于超化学计量还原剂的使用、高温、外源双膦配体和有机溶剂的选择。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01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