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牵引式无障碍旅客登船桥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9792.0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52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庆;陈庆为;孙建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27/14 | 分类号: | B63B2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牵引 障碍 旅客 登船桥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牵引式无障碍旅客登船桥,具体涉及接船门架、转折门架、接船过渡通道、接船升降平台、升降连接通道、转折过渡通道、转折升降平台、拖头、固定通道、行走轮、支腿、接船渡板、接船口等。采用本发明以牵引拖行的方式,提供设备机动转场功能,用于非专业的邮轮码头和客滚码头、客货混合作业码头和邮轮临时靠泊码头,满足大水位差条件下旅客上下船作业,可以提高泊位和码头面利用率。采用本发明仅需要拖头牵引移动登船桥,而非设置专业轨道和固定廊桥,能够降低投资和提高登船设备利用率。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从接船口到地面的全程无障碍通道,提高了旅客上下船便捷性和舒适性。本发明特别适合用于内河游轮、客滚船和豪华邮轮的临时停靠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港口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牵引式无障碍旅客登船桥。
背景技术
对于非专业的邮轮码头和客滚码头,载客船舶临时靠泊码头时,码头需要具备随潮水调节接船口的接船设备,用于旅客上下船;载客船舶离开后,该泊位和码头面需要清场进行其他作业,登船设备需要具备机动能力。
现有的非专业的邮轮码头和客滚码头一般通过带有台阶踏步的客梯车来提供旅客上下船服务,或者是用汽车吊吊装简易的临时登船舷梯进行作业,无法满为行动困难的旅客和带有大件行李的旅客提供舒适便捷的服务。
非专业的邮轮码头和客滚码头配备轨道式旅客登船桥,会导致泊位和码头面利用率的降低,造成码头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牵引式无障碍旅客登船桥,以牵引拖行的方式,提供设备机动转场功能,用于非专业的邮轮码头和客滚码头、客货混合作业码头和邮轮临时靠泊码头,满足大水位差条件下旅客上下船作业,并进一步提供全程无障碍通道,以提高旅客行走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牵引式无障碍旅客登船桥,主要由接船门架(1)、转折门架(2)、接船过渡通道(3)、接船升降平台(4)、升降连接通道(5)、转折过渡通道(6)、转折升降平台(7)、拖头(8)、固定通道(9)、行走轮(10)、支腿(11)、接船渡板(12)、接船口(13)组成。其特征在于:升降连接通道(5)一端铰接在接船升降平台(4),另一端与转折升降平台(7) 铰接,并联通接船过渡通道(3)和转折过渡通道(6);接船过渡通道(3)连接接船口(13) 和接船渡板(12),进而延伸至船舱舱门或甲板;转折过渡通道(6)则与固定通道(9)对接;接船升降平台(4)和转折升降平台(7)均可通过丝杠升降装置驱动,分别沿接船门架(1) 和转折门架(2)上下升降。
所述接船升降平台(4)和转折升降平台(7)可独立升降也可以同时升降,还可以一升一降,以实现快速调节接船高度。
所述接船升降平台(4)和转折升降平台(7)进行高度调整时,升降连接通道(5) 始终保持联通接船过渡通道(3)和转折过渡通道(6),并且一端在转折升降平台(7)上水平滑动。
所述接船口(13)处于较高位置时,转折过渡通道(6)则与固定通道(9)的高层接口对接;当接船口(13)处于较低位置时,转折过渡通道(6)则与固定通道(9)的低层接口对接,可以缩短旅客行走路程。
更进一步地,从接船渡板(12)经接船口(13)、接船过渡通道(3)、升降连接通道(5)、转折过渡通道(6)、固定通道(9)到达地面,形成全程坡度小于1:8的平坦通道,满足轮椅的无障碍通行。
更进一步地,接船门架(1)和转折门架(2)立柱设置支腿(11),工作时伸开支腿(11),分散地面承载压力。
更进一步地,在接船门架(1)设置连接接口,可以与拖头(8)连接,在转折门架(2)立柱设置行走轮(10)。非工作状态下,连接拖头(8)并收起支腿(11)即可拖行转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97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