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线器以及线缆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9451.3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7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戴士妍;刘茂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2406 | 分类号: | H01R4/2406;H01R13/502;H01R13/533;H01R13/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线器 以及 线缆 | ||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分线器以及线缆,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一种分线器,包括:导电部,用于与线缆中的导线连接,导电部,包括连接导线的筒体以及位于筒体的口部的限位环;第一绝缘盖;第二绝缘盖,与第一绝缘盖相配合,遮蔽导电部。通过上述分线器对线缆进行分线时,可以提升导线和分线器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线器以及线缆。
背景技术
在对多台网络设备进行供电时,需要将一根电源线分线成多个子线进行分别供电。在现场部署电源线时,需要通过分流器的齿部切开电源线的绝缘层,使齿部和绝缘层所包裹的导线接触,从而将导线和分流器上所设置的接口连通,此后,通过外接线实现分线操作。
但是,在安装分线器的过程中,无法得知齿部对绝缘层切入的程度,很可能会出现齿部切入绝缘层不够深而导致齿部未接触到导线或与导线接触不牢的情况,从而出现外接线无法对网络设备进行供电或供电不稳定的情况,降低了供电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分线器以及线缆。
结合本说明书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线器,包括:
导电部,用于与线缆中的导线连接,导电部,包括连接导线的筒体以及位于筒体的口部的限位环;
第一绝缘盖;
第二绝缘盖,与第一绝缘盖相配合,遮蔽导电部。
进一步的,第一绝缘盖,包括第一盖体;
第二绝缘盖,包括第二盖体;
在第一绝缘盖和第二绝缘盖中的一者设置有穿设于筒体的锁钉,在第一绝缘盖和第二绝缘盖中的另一者设置有容纳锁钉的钉孔。
可选的,锁钉,包括钉杆和位于钉杆端部的钉头。
可选的,钉孔开设于第一盖体或第二盖体上。
可选的,第一盖体的内侧或第二盖体的内侧设置有容纳腔,钉孔开设于容纳腔的底壁;
可选的,筒体的横截面为圆形;
钉杆的直径不大于钉孔的直径,钉孔的直径不大于钉头的直径,钉头的直径不大于筒体的横截面。
可选的,筒体的横截面、钉头的横截面以及钉孔呈为三角形;
钉杆的直径不大于钉孔的内切圆的直径,钉头的面积不小于钉孔的内切圆的面积,钉头的面积不大于筒体的横截面的面积。
进一步的,在筒体内设置有凸起的金属弹臂。
进一步的,金属弹臂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与至少两个金属弹臂相切的圆的直径小于钉杆的直径。
结合本说明书实施方式的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缆,包括导线、包裹导线的绝缘层以及上述的至少一个分线器;
分线器穿设于线缆;
分线器中的导电部与导线连接;
分线器中的第一绝缘盖和第二绝缘盖相互锁合并与绝缘层相互抵接,以遮蔽导电部。
可选的,导线缠绕于导电部的筒体外侧。
本说明书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中,在不使用该分线器对外进行分线的情况下,通过相互锁定的两个绝缘盖进行绝缘遮蔽,避免导电部外露所产生的磨损风险,在分线的情况下,通过将导电部连接到线缆的导线,实现导线和导电部的可靠连接,避免了连接松动所导致的供电不稳或无法供电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94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理上行资源调度的方法和基站
- 下一篇: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