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FXT聚焦相机整体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6819.0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2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娟;陈勇;杨雄涛;鲁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3B17/56 | 分类号: | G03B17/56;G03B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王超 |
地址: | 10004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fxt 聚焦 相机 整体 结构 | ||
FXT聚焦相机整体结构,属于空间天文观测技术领域,包括FXT聚焦相机整体集成工装,安装在FXT聚焦相机整体集成工装内的FXT聚焦相机支架,安装在FXT聚焦相机支架内的FXT聚焦相机;FXT聚焦相机包括光学聚焦系统和探测器系统;光学聚焦系统并排设置两套;每套光学聚焦系统包括防污染筒,防污染筒的上端口与聚焦相机支架的上端口连接,下端口与聚焦相机支架的下端口连接;聚焦相机支架的上端口安装有上端组件,下端口安装有下端组件;下端组件的下方安装有探测器机箱。本发明解决现有FXT聚焦相机的集成装配结构稳定性和安装精度差,不能为FXT聚焦相机提供可靠支撑,导致FXT聚焦相机的观测精度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间天文观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FXT聚焦相机整体结构。
背景技术
EP是一颗面向未来时域天文学和高能天体物理的天文探测卫星。旨在开展深度的大视场软 X 射线全天监测,发现和探测宇宙中各种已知和未知的突发性的暂现/爆发天体和事件,并发布警报引导星载设备和国内外其它空间及地面望远镜进行后随观测。
EP 卫星主要科学目标是:(1) 发现宇宙中的X射线剧变天体;监测已知天体的活动性, 探究相关现象的性质及物理机制。(2) 发现和探索宇宙中沉寂黑洞的耀发;测绘黑洞的分布, 进一步理解其起源、演化及物质吸积过程。(3) 探寻来自引力波源的X射线信号,以增进对极端致密天体及其并合过程的认知。
EP 卫星的有效载荷包括一台大视场(3600平方度)的软X 射线(0.5~4keV)监视器(WXT)和一台视场约为 38 角分的深度后随 X 射线望远镜(FXT)。
FXT 则用于在第一时间对WXT 发现的暂现源进行深度后随观测,对其它设备发现的机遇目标展开观测。
但现有FXT聚焦相机的集成装配结构稳定性和安装精度差,不能为FXT聚焦相机提供可靠支撑,导致FXT聚焦相机的观测精度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FXT聚焦相机整体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FXT聚焦相机整体结构,包括FXT聚焦相机整体集成工装,安装在FXT聚焦相机整体集成工装内的FXT聚焦相机支架,安装在FXT聚焦相机支架内的FXT聚焦相机;FXT聚焦相机包括光学聚焦系统和探测器系统;光学聚焦系统并排设置两套;每套光学聚焦系统包括防污染筒,防污染筒的上端口与聚焦相机支架的上端口连接,下端口与聚焦相机支架的下端口连接;聚焦相机支架的上端口安装有上端组件,下端口安装有下端组件;下端组件的下方安装有探测器机箱。
FXT聚焦相机整体集成工装,整体为上小下大的四棱台形框架结构,包括矩形顶框、矩形中框、矩形底框,连接在矩形顶框、矩形中框、矩形底框三者对应角点之间的侧杆,连接在矩形顶框和侧杆之间的上斜撑,连接在矩形底框和侧杆之间的下斜撑,连接在矩形底框底面四角部的连板,焊接在连板底面的支腿,连接在矩形顶框顶面的矩形卡框。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FXT聚焦相机支架包括矩形上顶板、矩形下底板,连接在矩形上顶板和矩形下底板对应角点之间的主柱,连接在矩形上顶板和矩形下底板短边侧之间的短边斜杆,连接在矩形上顶板和矩形下底板长边侧之间的八字形杆,连接在矩形上顶板和矩形下底板中部之间的叉形杆;矩形上顶板的尺寸大于矩形下底板的尺寸。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FXT聚焦相机支架架设在FXT聚焦相机整体集成工装内,矩形上顶板的一对短边通过矩形卡框上的一对矩形卡肋承托,矩形上顶板的一对长边上的一对矩形卡边对应卡合在矩形卡框上的一对矩形卡口内。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防污染筒为上大下小的圆筒状结构;防污染筒的上口通过法兰与FXT聚焦相机支架的矩形上顶板连接,防污染筒的下口通过法兰与FXT聚焦相机支架的矩形下底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68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