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智能体追逃问题建模与围捕策略生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04867.6 | 申请日: | 2022-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8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 发明(设计)人: | 董刚奇;邢亚红;黄攀峰;王勇杰;王梓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G06N5/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凯多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90 | 代理人: | 康进兴 |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体追逃 问题 建模 围捕 策略 生成 方法 | ||
1.一种多智能体追逃问题建模与围捕策略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进行多智能体追逃问题的建模
步骤1.1:构建博弈环境
1.1.1定义有界非封闭区域Ω
定义区域Ω,该区域Ω的边界上有nexp个出口,内部有nbar个静止障碍物,且各出口位置均不在各静止障碍物的影响范围内;nexp≥1,nbar≥1;
在区域Ω中或边界上任取一点为坐标原点,以水平向右方向为x轴正向,垂直x轴向上为y轴正向,建立全局坐标系为xOy;
1.1.2定义各智能体的参数
定义多个智能体,各智能体均在区域Ω中或边界上,追捕过程中每个智能体知道各出口、静止障碍物以及每个智能体在全局坐标系xOy下的位置信息;
将智能体划分为追捕者和逃跑者两种类型,其中追捕者数量为N,逃跑者数量为M,各逃跑者的初始位置到任一出口的距离均大于逃逸距离re;N≥1,M≥1,re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追捕者的最大运动速率大于等于逃跑者的最大运动速率;
步骤1.2:设置判决方式
判决方式如下:
当某一逃跑者距离任意追捕者的距离dij均小于捕获距离dmin,或者该逃跑者与区域Ω的边界发生碰撞时,视为对该逃跑者捕获成功;dmin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当某一逃跑者到达或穿过区域Ω的任意一个出口时,视为该逃跑者逃逸成功;
若区域Ω中各逃跑者不是被成功捕获,就是已经成功逃逸,则视为追逃博弈结束;
步骤1.3:设置逃跑者策略
逃跑者策略如下:
1)逃跑者能够识别并规避障碍物;
2)逃跑者应尽可能地逃避追捕者的围捕;
3)在实现上述两个要求的基础上,逃跑者应尽可能地向出口运动以实现逃逸;
步骤2:生成围捕策略
步骤2.1:围捕任务分配
将区域中各个智能体在全局坐标系xOy中的位置坐标作为Voronoi图的母点,生成各智能体的Voronoi单元,对于某一追捕者pi,
若其邻近Voronoi单元中存在逃跑者,则当中距离该追捕者最近的逃跑者即为围捕目标;
若其邻近Voronoi单元中不存在逃跑者,追捕者pi将区域Ω中距离自身最近的逃跑者作为围捕目标;
步骤2.2:确定围捕目标点
计算追捕者pi对围捕目标ej拦截系数fij,
当fij≥0时,追捕者pi的目标点为距围捕目标ej最近的出口所在位置;
当fij<0时,追捕者pi的目标点通过Voronoi分区的方法确定;
步骤2.3:确定追捕者的行进方向和行进速率
步骤2.4:追逃博弈
各追捕者在其行进方向上移动一个时间单位,得到下一时刻的位置坐标,返回步骤2.1,直至根据步骤1.2的判决方式判断追逃博弈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智能体追逃问题建模与围捕策略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2中根据下式计算追捕者pi对围捕目标ej拦截系数
式中,k为距离当前围捕目标ej最近的出口的编号,为追捕者pi到第k个出口的距离,为当前围捕目标ej到第k个出口的距离,vp,max为追捕者的最大运动速率,ve,max为逃跑者的最大运动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486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