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岸吹填地基及其排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04232.6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16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顾宽海;张勇;谢立全;刘成强;周松泽;王晨;汤俐;寇佳;孟瑞;顾悦洋;李文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连云港金海岸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18 | 分类号: | E02B3/18;E02D15/02;E02D3/00;E02D3/10;E02D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成秋丽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岸 地基 及其 方法 | ||
为了从根本解决海岸吹填地基土壤的排盐问题,满足植物在海岸吹填地基上生长的条件,本发明提供一种海岸吹填地基及其排盐方法。本发明的一种海岸吹填地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海岸吹填地基,包括围绕吹填区域堆填的块石透水棱体;覆盖于块石透水棱体上的透水土工布;吹填于吹填区域的海岸地面上的粘土泥饼层;所述粘土泥饼层的粘土泥饼之间存在孔隙;铺设于粘土泥饼层上的填缝细砂;所述填缝细砂通过水力填充于孔隙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基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岸吹填地基及其排盐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临海地区海岸线长达3.2万多千米,是宝贵的生态资源,过往对海岸带的部分利用方式,如建筑、渔业等,是对海岸带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现今多提出的利用方式是改良海岸带的原有土壤或吹填土,使其能够种植景观植物,在这一前提下,如何克服土壤的高含盐量是极为重要问题之一。受到入渗海水环境的影响,滨海吹填土具有含盐量高、碱性强、通气透水性差的特点,而若要使植物能够在该土壤上生长,不仅需要充足且平衡的营养供应,也要求土壤具有良好协调的理化环境以供植物生长。
现有的滨海区域土壤改良、排盐技术,多数为往土壤中加入外源物质或采用生物改良的方法,前者掺入大量外源物质且需搅拌均匀,成本高昂的同时操作困难,且易导致土壤碱化;后者周期过长且难以改善植物根系所在的深层土壤,因此亟需一种低成本、高效率、从根本上使得土壤自动排盐以供植物生长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从根本解决海岸吹填地基土壤的排盐问题,满足植物在海岸吹填地基上生长的条件,本发明提供一种海岸吹填地基及其排盐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海岸吹填地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海岸吹填地基,包括围绕吹填区域堆填的块石透水棱体;覆盖于块石透水棱体上的透水土工布;吹填于吹填区域的海岸地面上的粘土泥饼层;所述粘土泥饼层的粘土泥饼之间存在孔隙;铺设于粘土泥饼层上的填缝细砂;所述填缝细砂通过水力填充于孔隙中。
本发明的一种海岸吹填地基,在海岸上使用粘土泥饼作为吹填土材料。吹填过程中,粘土泥饼能形成具有三维空间并相互连通的孔隙。填缝细砂依靠水流的流动拖曳力填充在孔隙中后,海岸吹填地基就具有了良好的透水作用,形成能渗透、积蓄的海绵式海岸地基,通过渗滤与洗盐作用,改善了海岸土壤质量,排放进入大海的水质也同时得到了净化,减少了海岸带的环境污染。另外,透水土工布一方面可以阻挡填缝细砂流入大海,另一方面,当海岸吹填地基形成后,浇灌于粘土泥饼层上的淡水,如地表水、降雨,可以透过透水土工布进入大海,并带走粘土泥饼层中的盐分,从而使海岸吹填地基能在防止水土流失的同时,降低吹填区域的盐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植物生长率。
本发明的一种海岸吹填地基,实施简单,工程工期短,经济环保,施工期间泥浆排放量小,适合在淤泥质海岸带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海岸吹填地基中,为了能更好的防止水土流失,所述透水土工布覆盖于块石透水棱体靠近吹填区域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海岸吹填地基中,所述粘土泥饼呈团块状,尺寸大于3cm,液限指数低于0.55,并从吹填区域附近海底开挖而得。粘土泥饼可以通过绞吸式挖泥船就地取材,在吹填区域附近海底开挖而得,就地取材、成本低廉。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海岸吹填地基中,所述粘土泥饼层分为多层。为便于施工,海岸吹填地基施工过程中可以将粘土泥饼层分为若干层,分别进行吹填。粘土泥饼层吹填至单层设计标高后,再进行上一层的粘土泥饼层的吹填。另外,每层粘土泥饼层吹填完成后,都需要进行填缝细砂的铺设,并在此时将填缝细砂进行海水浇灌,在水力作用下填充至孔隙中。从而保证填缝细砂能够充分填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海岸吹填地基的排盐方法,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海岸吹填区域,堆填块石透水棱体,将吹填区域围起来,并沿着块石透水棱体铺设透水土工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连云港金海岸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未经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连云港金海岸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42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模块
- 下一篇:一种智能瓷砖缝隙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