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静电表面保护膜的制造方法以及抗静电表面保护膜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4216.7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8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长仓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藤森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J7/30 | 分类号: | C09J7/30;C09J7/20;C09J7/25;C09J7/40;C09J133/10;C09J133/08;C09J11/06;C09D183/04;C09D5/20;C09D7/63 |
代理公司: | 北京钲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2 | 代理人: | 李英艳;玉昌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静电 表面 保护膜 制造 方法 以及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静电表面保护膜的制造方法以及抗静电表面保护膜,形成于基材的表面的抗静电层具有优异的大气暴露性,因此对长期保存有效,在剥离粘合剂层时,并且,在低速的剥离速度以及高速的剥离速度下具有保持平衡的粘合力的同时,粘合剂层的抗静电性能和耐污染性能优异。在由具有透明性的树脂形成的基材膜1的一表面形成交联了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粘合剂组合物的粘合剂层2而形成抗静电表面保护膜10,其中,在基材膜1的另一表面形成含有作为第一抗静电剂(K1)的碳纳米管的抗静电层6,将在树脂膜3的单面层叠有含有第二抗静电剂(K2)的剥离剂层4的剥离膜5经由剥离剂层4贴合于粘合剂层2的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构成液晶显示器(LCD)、有机EL显示装置等的光学部件的制造工序中使用的表面保护膜。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通过贴附在构成液晶显示器等的例如偏振板、相位差片等的光学部件的表面上,用于保护偏振板、相位差片等的光学部件的表面的抗静电表面保护膜的制造方法以及抗静电表面保护膜。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为了防止在光学部件的制造工序中的损伤或污渍附着,通常使用在基材膜的一面设置有粘合剂层的表面保护膜。表面保护膜通过微粘着力的粘合剂层贴附于诸如光学用膜等的光学部件。粘合剂层之所以要有微粘合力,是为了在从光学用膜的表面剥离而去除用完的表面保护膜时能够容易剥离,并且使得粘合剂不粘附并残留于作为被粘物的产品的光学用膜(所谓,防止残胶的发生)。
另外,作为以往技术,公开了在光学部件用表面保护膜的基材(聚酯膜)的表面层叠抗静电层,并使用导电性高分子作为抗静电层中含有的抗静电剂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至3)。使用所述导电性高分子的技术的一部分目前仍在使用。
但是,若将抗静电层中含有导电性高分子的表面保护膜在大气环境中长期保存,则存在抗静电层的表面电阻率会经时变化而增加,从而使抗静电性能降低(所谓,大气暴露性差)的问题。
此外,近年来,作为光学部件的一种的偏振板的偏振子的保护层(有时也被称作保护膜),除了以往所使用的三醋酸纤维素(TAC)以外,开始考虑使用在剥下偏振板的表面保护膜时容易产生剥离静电的材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的丙烯酸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的聚酯类树脂、环状烯烃类聚合物、聚碳酸酯等(例如,专利文献4),正在扩大使用。因此,偏振板的表面保护膜用的粘合剂层所要求的抗静电性能需要优于以往的抗静电性能。这里,TAC是三醋酸纤维素的缩写,PMMA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缩写,PET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缩写。
另外,在偏振板用表面保护膜的用途中,作为对成为被粘物的偏振板的偏振子的保护层的表面所实施的表面处理,实施有未处理、AG处理、LR处理、AR处理、AG-LR处理、AG-AR处理等的各种表面处理。在此,AG是指防眩光(Anti Glare),LR是指低反射(LowReflection),AR是指防反射(Anti Reflection)。
如此,近年来的偏振板用表面保护膜需要应对成为被粘物的偏振板的偏振子的保护层使用各种各样的材料的状况。此外,作为光学部件用的表面保护膜的使用形式,在光学部件的各种制造工序中使用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同时,在将表面保护膜贴附于光学部件的状态下长期移动保存的工序中使用的比例正在增加。另外,即使在光学部件的制造工序结束后,直到制造后的光学部件被装入液晶显示器(LCD)等设备为止之间,在将表面保护膜贴附于光学部件的状态长期保存的机会也在增加。
[以往技术文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694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3837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22392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7-1650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藤森工业株式会社,未经藤森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42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煮饭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速度-衰减解耦的粘声全波形反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