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site ATE项目的元器件丝印摆放的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03621.7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7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娄相春;倪卫华;郑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山季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季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92 | 分类号: | G06F30/392;G06F11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萌 |
地址: | 324199 浙江省衢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ite ate 项目 元器件 丝印 摆放 调整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site ATE项目的元器件丝印摆放的调整方法,涉及电路板布图设计技术领域,缓解了对布局较为密集的多site ATE项目的元器件丝印的摆放位置确定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响应于针对目标site的元器件丝印进行位置调整的摆放操作,确定对目标site的元器件丝印进行调整后的第一摆放区域,确定与第一摆放区域尺寸相同的若干个第二摆放区域;基于第一位号丝印信息利用坐标差确定silk文件中除目标site的元器件以外的其他site的元器件的第二位号丝印信息;基于第二位号丝印信息调整其site的元器件丝印的摆放位置至第二摆放区域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板布图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site ATE项目的元器件丝印摆放的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ATE项目设计中元器件布局比较越来越密集,而元器件的位号丝印又必须达到一定的大小才能可视的印刷在PCB上面。对于比较紧密的布局情况,元器件旁边无空间摆放丝印,需要设计人员把位号丝印调整一定距离,并建立方框图移动到空旷区域的设计。
在ATE项目设计中,具有多site,每个site布局相同,其位号只是以“_”加数字做为区分,例如位号C1,site1的位号为C1_1,site2的位号为C1_2,site3的位号为C1_3........等等,并且多个site具有按照一定的距离的布局的特点,鉴于以上特点,对于多site ATE项目元器件位号丝印的摆放,还逐一摆放,会效率比较低,并且出错率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site ATE项目的元器件丝印摆放的调整方法,特别是布局紧密需要利用line线框出做出指示的多site ATE项目元器件位号丝印摆放,可以缓解对布局较为密集的多site ATE项目的元器件丝印的摆放位置确定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能够降低出错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site ATE项目的元器件丝印摆放的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针对目标site的元器件丝印进行位置调整的摆放操作,确定对所述目标site的元器件丝印进行调整后的第一摆放区域,并确定与所述第一摆放区域尺寸相同的若干个第二摆放区域;
从silk文件中获取所述目标site的元器件的调整后的第一位号丝印信息,并基于所述第一位号丝印信息利用坐标差确定所述silk文件中除所述目标site的元器件以外的其他site的元器件的第二位号丝印信息;其中,所述坐标差为所述第一摆放区域和所述第二摆放区域之间的坐标差;
基于所述第二位号丝印信息调整所述其他site的元器件丝印的摆放位置至所述第二摆放区域中。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响应于针对目标site的元器件丝印进行位置调整的摆放操作,确定对所述目标site元器件的位号丝印进行调整后的第一摆放区域的步骤,包括:
基于PCB布局设计中布局密集程度大于预设密集程度的site的元器件,确定待调整位号丝印的site的元器件;其中,所述待调整位号丝印的site的元器件中包含所述目标site的元器件和所述其他site的元器件;
响应于针对所述待调整位号丝印的site的元器件中目标site的元器件丝印进行位置调整的摆放操作,确定对所述目标site的元器件丝印进行调整后的第一摆放区域。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确定与所述第一摆放区域尺寸相同的若干个第二摆放区域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待调整位号丝印的site的元器件中确定除所述目标site的元器件以外的所述其他site的元器件的目标数量;
确定与所述第一摆放区域尺寸相同的所述目标数量个第二摆放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山季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季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山季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季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36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引线框架双面揭膜系统
- 下一篇:晶圆级芯片封装结构、封装方法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