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打印平台、加工方法及三维打印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2238.X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7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胡桂源;龚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纵维立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245 | 分类号: | B29C64/245;B29C64/188;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8 | 代理人: | 吕梦雪 |
地址: | 518172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尚景社区龙城大道85号万科时代广场3B写字楼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打印 平台 加工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打印平台、加工方法及三维打印设备,所述三维打印平台包括目标成型面,所述目标成型面包括至少一个镭雕区域,所述镭雕区域包括多条凹陷的镭雕线条。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使得三维打印平台能够在吸附打印模型的同时,便于实现打印模型的脱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打印平台、加工方法及三维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3D打印设备又称三维打印设备(3Dimension Printer,3DP),是一种累积制造技术,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设备,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依次打印多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
光固化三维打印设备中,滑动组件会驱动打印平台由紧贴曝光屏幕到逐渐远离曝光屏幕,曝光屏幕将料盘中的打印材料固化,逐步形成的打印模型粘贴在打印平台上。因此打印完成后,需要从打印平台上将打印模型取下,而对于现有的打印平台,由于需要克服打印模型的重力进行打印,通常打印平台与打印模型间的粘附力的较大,以避免打印过程中打印平台和打印模型分离,因此若需要从打印平台取下打印模型,需要花费较大的力,且容易造成打印模型损伤。可见,现有的三维打印设备存在脱模不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维打印平台、加工方法及三维打印设备,以解决现有的三维打印设备存在脱模不便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打印平台,应用于三维打印设备,所述三维打印平台包括目标成型面,所述目标成型面包括至少一个镭雕区域,所述镭雕区域包括多条凹陷的镭雕线条;
第二方面,一种三维打印平台的加工方法,应用于三维打印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对所述三维打印平台的正对曝光屏幕且用于打印的成型平面进行平面度加工处理,得到第一成型面;
对所述第一成型面进行激光镭雕处理,得到目标成型面,所述目标成型面包括至少一个镭雕区域,所述镭雕区域包括多条凹陷的镭雕线条。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三维打印平台的加工方法,应用于三维打印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对所述三维打印平台的正对曝光屏幕且用于打印的成型平面进行平面度加工处理,得到第一成型面;
对所述第一成型面进行粗糙处理,得到第二成型面;
对所述第二成型面进行激光镭雕处理,得到目标成型面,所述目标成型面包括至少一个镭雕区域,所述镭雕区域包括多条凹陷的镭雕线条。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三维打印设备,包括滑动组件、曝光屏幕、料盘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三维打印平台,所述滑动组件与所述三维打印平台固定连接,并驱动所述三维打印平台靠近或远离所述曝光屏幕和所述料盘。
本发明实施例中,三维打印平台正对曝光屏幕且用于打印的成型平面依次经过平面度处理、粗糙处理和激光镭雕处理,最终得到所述目标成型面,通过平面度处理,使得最终得到的目标成型面能够保持较好的平整度,能够与曝光屏幕较好地贴合,从而便于打印材料在目标成型面上成型,通过粗糙处理,增大了最终得到的目标成型面的粗糙度,从而便于打印模型与目标成型面的分离,而通过激光镭雕处理,得到的目标成型面由多条凹陷的镭雕线条形成至少一个镭雕区域,这样,打印材料的分子可以在固化成型的过程中,被挤入凹陷的镭雕线条内,增大了打印材料与目标成型面的接触面积,提升了打印模型与目标成型面的粘附力,从而使得三维打印平台能够在吸附打印模型的同时,便于实现打印模型的脱离。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纵维立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纵维立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22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