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静电力驱动的光纤扫描内窥镜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2142.3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3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潘旭东;陈云龙;霍红;齐天飞;申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张利明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静电力 驱动 光纤 扫描 内窥镜 | ||
1.基于静电力驱动的光纤扫描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2)、导电介质层(3)、镜头(4)、扫描光纤(5)、光纤支架(6)、n个电极片(7)、n个电压源(8)、电压检测装置(9)和控制器(10);其中,n为整数,且n≥2;
壳体(2)为两端开口的筒形结构,所述筒形结构的一端嵌固有镜头(4),另一端设置有光纤支架(6),所述光纤支架(6)为中心开孔的圆形结构,扫描光纤(5)的前端穿过圆形结构的中心孔至壳体(2)内部,且扫描光纤(5)的前端临近镜头(4);所述扫描光纤(5)的表面涂有导电介质层(3);
n个电极片(7)均为矩形,且均贴设在所述壳体(2)的内壁上,所述n个电极片(7)的长边均与壳体(2)的轴线平行;
n个电极片(7)分别通过导线(1)与n个电压源(8)的正极一一对应连接,导电介质层(3)同时连接n个电压源(8)的负极;所有电压源(8)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10)的电压控制信号输出端;
电压检测装置(9)用于采集n个电极片(7)与导电介质层(3)之间的电压;
控制器(10)用于根据n个电极片中的电流、n个电极片(7)与导电介质层(3)之间的电压和频率计算扫描光纤(5)的偏移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静电力驱动的光纤扫描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控制器(10)还用于根据扫描光纤(5)的偏移量和目标位置,控制电压源(8)的输出电压,直至扫描光纤(5)达到目标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静电力驱动的光纤扫描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控制器(10)根据n个电极片中的电流、n个电极片(7)与导电介质层(3)之间的电压和频率计算扫描光纤(5)的偏移量的方法为:
将n个电极片(7)与导电介质层(3)之间等效为n个电容,利用公式:
i=-2πfC×U(t)sin(2πf×t)
计算获得每个等效电容的电容值,其中,i为电极片(7)中的电流,f为电压源(8)的频率;C为电极片(7)和导电介质层(3)间的等效电容值,U(t)为电极片(7)与导电介质层(3)之间的电压;
再利用:
计算获得每个电极片(7)与导电介质层(3)间的距离,其中,ε为电极片(7)和导电介质层(3)间的介电常数,S为电极片(7)和导电介质层(3)间的正对面积,d为电极片(7)与导电介质层(3)间的距离;
最后,利用n个电极片(7)与导电介质层(3)间的距离,获得扫描光纤的偏移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静电力驱动的光纤扫描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壳体(2)为绝缘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静电力驱动的光纤扫描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扫描光纤(5)位于壳体(2)内的部分均涂有导电介质层(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静电力驱动的光纤扫描内窥镜,其特征在于,电压源电压范围30V~100V。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静电力驱动的光纤扫描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扫描光纤(5)在壳体(2)内的初始位置与壳体(2)的中轴线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21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