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洞口半明半暗段的斜角套拱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1981.3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9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万平;岳林博;曹校勇;寇宝文;徐平;杨绍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D11/00;E02D29/045;E02D17/18;E02D19/00;E03F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唐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84 | 代理人: | 奇敏;马睿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洞口 半明半暗 斜角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隧道洞口半明半暗段的斜角套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构位于隧道洞口明挖段(13)和暗挖段(14)之间的半明半暗段(12),包括斜角套拱(15)和等截面套拱(8);
所述斜角套拱(15)位于半明半暗段(12)内与明挖段(13)衔接的部分;所述斜角套拱(15)的内侧沿隧道纵向方向自前向后逐渐内缩,环向长度沿隧道纵向方向自前向后逐渐递减;
所述等截面套拱(8)位于半明半暗段(12)内与暗挖段(14)衔接的部分;所述等截面套拱(8)的环向长度与所述斜角套拱(15)后端的环向长度相同,所述等截面套拱(8)环向长度沿隧道纵向方向自前向后均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洞口半明半暗段的斜角套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角套拱(15)和所述等截面套拱(8)的下方为山体自然坡面一侧的明洞(1)和山体自然坡面另一侧的暗洞(2),所述明洞(1)与所述暗洞(2)的衬砌结构(10)呈整体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洞口半明半暗段的斜角套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角套拱(15)和所述等截面套拱(8)外侧设置有纵向的耳墙(4),所述耳墙(4)与所述斜角套拱(15)和所述等截面套拱(8)之间设置有明洞回填(5);
所述明洞回填(5)下方对应明洞(1),上方铺设有黏土隔水层(7)和种植土(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洞口半明半暗段的斜角套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墙(4)上设置有横向的排水管;排水管内端接入所述明洞回填(5),外端通向所述耳墙(4)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洞口半明半暗段的斜角套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角套拱(15)和所述等截面套拱(8)的内侧均设置有锁脚锚管(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洞口半明半暗段的斜角套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角套拱(15)和所述等截面套拱(8)靠近山体的一侧设置有管棚(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洞口半明半暗段的斜角套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角套拱(15)对应暗洞(2)部分的管棚(9)呈斜角布设;
所述等截面套拱(8)对应暗洞(2)部分的管棚(9)呈半环布设。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洞口半明半暗段的斜角套拱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沿隧道洞口的半明半暗段(12)自前向后施做斜角套拱(15),并施作锁脚锚管(11),靠近山体施做管棚(9)支护,施作下方相应的明洞(1)和暗洞(2);
在斜角套拱(15)后方自前向后施做等截面套拱(8),并施作锁脚锚管(11),靠近山体做管棚(9)支护,施作下方相应的明洞(1)和暗洞(2);
进入暗挖段后施作暗洞(2);
在斜角套拱(15)和等截面套拱(8)上方对应明洞(1)的部分进行回填和绿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隧道洞口半明半暗段的斜角套拱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在施做斜角套拱(15)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山体自然坡面进行清理,沿洞口边仰坡开挖线3-5m以外设置洞口截水沟,并分级对山坡进行防护;
沿隧道洞口明挖段(13)施做全套拱(3),并施作下方的明洞(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198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