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合部件及接合部件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0711.0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51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藤本雅昭;冈村圣也;深海健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K26/21 | 分类号: | B23K26/21;B23K26/082;B23K26/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吴启超 |
地址: | 日本东***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合 部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合部件,其中,第一金属部件及与前述第一金属部件相对的第二金属部件经由接合部接合,并且,前述第一金属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面与前述接合部接触,前述第二金属部件的与前述第一金属部件相对的一侧的表面的一部分与前述接合部接触,在前述第二金属部件中,其材料与前述第一金属部件的材料不同,并且与前述第一金属部件相对的一侧的表面的没有与前述接合部接触的区域被锌覆盖,前述接合部的前述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端部的锌浓度高于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锌浓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合部件及接合部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因为有助于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所以期望车身的轻量化。另一方面,借由焊接由不同材料构成的金属部件而得到的接合部件在刚性与轻量的平衡性上较为优异,因此适用于车辆用零件。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铝合金零件与被锌覆盖的钢零件的焊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5-5018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由于在根部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因此接合部件的接合强度有可能降低。另外,由于在根部会产生气孔,因此接合部件的强度有可能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合部件及接合部件的制造方法,该接合部件能够抑制在根部形成金属间化合物以及产生气孔。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一方面是一种接合部件,其中,第一金属部件及与前述第一金属部件相对的第二金属部件经由接合部接合,并且,前述第一金属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面与前述接合部接触,在前述第二金属部件中,其材料与前述第一金属部件的材料不同,与前述第一金属部件相对的一侧的表面的一部分与前述接合部接触,并且在前述第二金属部件中,与前述第一金属部件相对的一侧的表面的没有与前述接合部接触的区域被锌覆盖,前述接合部的前述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端部的锌浓度高于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锌浓度。
前述接合部的前述宽度方向上的前述第一金属部件侧的端部的锌浓度可以高于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锌浓度。
前述接合部的前述宽度方向上的与前述第一金属部件相反侧的端部的锌浓度可以高于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锌浓度。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一种接合部件的制造方法,借由使被锌覆盖的第二金属部件及与前述第二金属部件相对的第一金属部件接合,从而制造接合部件,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对填充材料照射热源使其熔化,由此在前述第二金属部件的被前述锌覆盖的一侧的表面形成堆焊部;及,对前述第一金属部件照射热源使其融化,由此使前述第一金属部件与形成在前述第二金属部件上的堆焊部接合;前述第二金属部件的材料与前述第一金属部件的材料不同。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接合部件及接合部件的制造方法,该接合部件能够抑制在根部形成金属间化合物以及产生气孔。
附图说明
图1是绘示本实施方式的接合部件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
图2是绘示本实施方式的接合部件的制造方法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3是绘示图2的接合部件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激光焊接机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4是实施例1的堆焊部的截面SEM图像。
图5是比较例1的接合部件的截面SEM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07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