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织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8914.0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5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叶晓威;邵叶露;陶小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光汽车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1/08 | 分类号: | D04B21/08;D04B21/04;D04B1/14;D04B1/16;D04B1/04;D04B1/10;D04B1/12;B32B5/02;B32B5/26;B32B3/28;B32B7/12;B32B27/02;B32B27/12;B32B27/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陶柳涛 |
地址: | 325205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3D织物,所述3D织物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正面织有表面纹理层,所述基层的背面织有背面纹理层,所述背面纹理层为凹凸间隔结构或采用拉毛工艺处理。该3D织物用于作为汽车内饰织物。本发明的3D织物正面纹理细腻,美观且满足不同颜色需求;3D织物背面需要阻隔胶水渗透,且粘合力强;同时要保证织物的延伸率达到标准;且生产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织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汽车一般由外部的金属壳体以及内部的内饰组成。现有的内饰多由海绵和布料复合而成,但由于海绵易老化,易水解;且海绵为化学品发泡会产生气味和有毒有害物质;有毒有害物质,有机挥发物,对人体带来不适以及健康风险。因此,需要开发不同材质的内饰材料。中国专利CN210821201U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面料,包括基层,基层为3D织物,且所述基层的表面复合有表层,或/和基层的底面复合有防渗透的底层,其解决了海绵材料带来的影响。但是,该3D织物在生产中存在着一些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生产需要2道工序的复合,工艺流程长;(2)主要生产材料种类复杂,涉及多种不同的材料。因此,本领域急需一种材料更简洁、成本更低的织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3D织物及其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之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3D织物,所述3D织物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正面织有表面纹理层,其具有细腻纹理且有颜色,所述基层的背面织有背面纹理层,所述纹理层为凹凸间隔结构或使用拉毛工艺处理。在本申请的3D织物中,正面为客户可见,使用溶液着色纱线织造或者复合染色单层针织织物,并带精致细腻纹理;基层的背面带凹凸效果或者设计拉毛结构,既能隔离胶水又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和零件的粘合牢度;基层起到支撑作用。且本申请的3D织物,具有3层复合体的外观,性能和功能,但取消或者减少了复合工序。
另外,本申请的背面纹理层采用凹凸间隔结构或使用拉毛工艺处理,细密的凹凸纹或者拉毛处理使织物表面紧密,无孔洞,不渗液体胶水;更能增加接触面积,不容易滑移。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层为经编双针床间隔织物或者纬编双面间隔织物。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表面纹理层的材质为溶液着色纱线。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背面纹理层的材质为涤纶纱线,涤纶纱线优选为高弹涤纶纱线或可回收涤纶纱线等。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层、表面纹理层以及背面纹理层通过针织设备一次性织合,所述针织设备为经编双针床设备或纬编双面设备。优选的,经编双针床设备及纬编双面设备均为28针或以上设备,且所述经编双针床设备内设有至少7把梳节。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表面纹理层的表面固定有针织单层织物。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针织单层织物通过热熔胶与基层表面固定。如果表面纹理层的表面设有针织单层织物,则表面纹理层可以不用溶液着色纱线,使用普通白纱即可。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如上所述3D织物的应用,所述3D织物用于作为汽车内饰织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正面使用溶液着色纱线并织成面层的纹理效果,具有美观的效果;
(2)背面设计成紧密且有凹凸纹理或者进行拉毛工艺:背面紧密能够隔胶,表面凹凸效果能够增加粘合牢度;
(3)缩短生产工艺,减少生产工程中的原材料种类;从而减少碳排放,减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3D织物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光汽车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光汽车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89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无人机吊装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理性设计策略构建的广谱抗菌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