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粘隔汽膜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8509.9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6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迎春;李建军;丁红梅;张东东;王琮;吴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15/20;B32B15/085;B32B15/09;B32B27/36;B32B27/12;B32B17/02;B32B17/10;B32B11/10;B32B11/00;B32B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王绎涵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隔汽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粘隔汽膜,包括第一隔汽层和第二隔汽层,第一隔汽层为多层复合膜,用于防止自身撕裂破碎;第二隔汽层为胶层,胶层涂覆在第一隔汽层上,用于对穿透物形成包裹密封,第二隔汽层另一侧设置有防粘层;多层复合膜包括一层或多层树脂层,还包括金属层和网格布层中的一种或两种;本发明隔汽膜具有较好的隔汽性能、稳定性和力学性能,施工便捷,为压型钢板屋面提供了一种更好的隔汽层材料,可以提高屋面维护系统的效果和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汽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粘隔汽膜。
背景技术
隔汽层为阻止室内水蒸气渗透到保温层内的构造层。JGJ/T 316-2013《单层防水卷材屋面工程技术规程》中规定当严寒及寒冷地区屋面结构冷凝界面内侧实际具有的蒸汽渗透阻小于所需值,或者其他地区室内湿气有可能透过屋面结构层进入保温层时,应设置隔汽层。
压型钢板具有轻质高强、施工安装方便、速度快的特点,在工业及民用建筑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压型钢板常用的隔汽材料为聚乙烯膜、复合金属铝箔、涂膜等。采用聚乙烯膜做隔汽层时,聚乙烯膜松铺于压型钢板上,松铺施工做法使水蒸汽在整个屋面进行贯穿移动,当聚乙烯膜一处发生破坏,水蒸汽将在整个屋面进行冷凝。另外PE隔汽膜虽然考虑了搭接,但是细部节点粘接不易处理加之现场作业人员素质差异,几乎无法保证隔汽层的连续性。因此室内热蒸汽通过PE隔汽层的缝隙渗透到保温层,从而使保温棉的保温性能降低,影响屋面维护系统。采用复合金属铝箔做隔汽层时,其对屋面维护系统的负面影响同聚乙烯膜。压型钢板采用涂膜做隔汽层时,涂刷质量对隔汽效果影响极大,尤其是钢板接缝处涂料涂刷很难均匀,无法形成有效的密封。
中国专利CN 112440541 A(卓宝)公开了一种隔汽膜制备方法和应用,隔汽膜包括依次设置的树脂层、金属层、化学处理层和隔汽层,所述隔汽层的材料包括丁基橡胶改性沥青;选择丁基橡胶改性沥青作为所述隔汽膜的隔汽层,一方面使得所述隔汽膜具有丁基橡胶带来的优异的气密性和水密性,另一方面还具有丁基橡胶和沥青配合带来的优异的耐老化和抗拉伸强度。
中国专利CN 109914714A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子离散聚合的改性沥青自粘防水隔汽膜,包括卷筒和沥青层,所述沥青层底端通过沥青粘接有铝箔层,所述铝箔层底端粘接有聚合物层,所述聚合物层按照3:5-4:5比例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为正方形,且凹槽四边开设有倒角,所述倒角为30-50度,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铝箔层可以便于提高其防火性与防水性,而通过聚合物层实现构造指链中原子的种类和排列、取代基和端基的种类、单体单元的排列顺序、支链的类型和长度,从而提高其柔韧性,并且通过编织层的沉浮编织,提高了隔汽膜整体间的韧性与拉扯效果,提高了隔汽膜的使用寿命,并通过海绵层提高安装中的隔汽膜与安装位置的接触效果,从而提高了自身的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粘隔汽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粘隔汽膜,包括第一隔汽层和第二隔汽层,所述第一隔汽层为多层复合膜,用于防止自身撕裂破碎;所述第二隔汽层为胶层,所述胶层涂覆于所述第一隔汽层上,用于对穿透物形成包裹密封,阻隔水蒸气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多层复合膜包括一层或多层树脂层,所述树脂层为热塑性树脂,包括但不限于聚烯烃、聚酯、聚酰胺、EVOH、PVDC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多层复合膜还包括金属层和网格布层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金属层为铝箔或铜箔中的一种;包括但不限于铝箔或铜箔,也可选用其他金属材料制成金属层。
所述网格布层为聚酯网格布或玻璃纤维网格布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网格布克重30~200g/m2,网眼尺寸2mm*2mm~8mm*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85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数位处理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二维非结构干滩条件下流量边界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