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程操控船型生态浮床及其在处理酸性重金属废水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97815.0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4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李子怡;岳正波;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朱玲艳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操控 船型 生态 及其 处理 酸性 重金属 废水 中的 应用 | ||
1.一种远程操控船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包括船头工作区、船尾工作区和设置在所述船头工作区和船尾工作区之间的生态浮床主体工作区;
所述船头工作区包括第一船身基体(15-1)和支在所述第一船身基体(15-1)上的太阳能电池板顶棚(1-1);所述第一船身基体(15-1)的甲板上设置有GPS信号接收反射器(7)和信号处理控制器(8);所述信号接收反射器(7)和信号处理控制器(8)信号连接;
所述船尾工作区包括第二船身基体(15-2)和支在所述第二船身基体(15-2)上的太阳能电池板顶棚(1-2);所述第二船身基体(15-2)的甲板上设置有蓄电池(9)和电机(10),所述蓄电池(9)和电机(10)分别与信号处理控制器(8)信号连接,所述蓄电池(9)与电机(10)线路连接;所述第二船身基体(15-2)的水下部分设置有电螺旋桨;
所述生态浮床主体工作区包括上部主体工作区、下部主体工作区和支撑所述上部主体工作区和下部主体工作区的外围工作框架(4):
所述上部主体工作区包括植物工作区(2)和环绕在所述植物工作区(2)四周的藻类工作区(12);所述藻类工作区(12)的表面覆盖藻类透光板(3);
所述下部主体工作区包括厌氧菌工作区(11)和环绕在所述厌氧菌工作区(11)四周的好氧菌工作区(17);所述厌氧菌工作区(11)与植物工作区(2)相对且平面尺寸相同,所述好氧菌工作区(17)与藻类工作区(12)相对且平面尺寸相同;所述植物工作区(2)与藻类工作区(12)之间、厌氧菌工作区(11)与好氧菌工作区(17)之间、藻类工作区(12)与好氧菌工作区(17)之间设置有细纱网(18);
所述外围工作框架(4)的两侧开有若干小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藻类工作区(12)由藻悬浮液和包裹所述藻悬浮液的涤纶滤布(14)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工作区(2)与厌氧菌工作区(11)内填充有营养填料;所述藻类工作区(12)与好氧菌工作区(17)内填充有附着填料。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工作区(2)与厌氧菌工作区(11)的体积之和为所述生态浮床主体工作区体积的35~45%;所述藻类工作区(12)的体积为所述生态浮床主体工作区体积的20~40%;所述好氧菌工作区(17)的体积为所述生态浮床主体工作区体积的25~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船身基体(15-1)和第二船身基体(15-2)分别由空心浮力框架和填充在所述空心浮力框架空心中的填充材料(13)所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螺旋桨包括主电螺旋桨(16)和副电螺旋桨(6);所述副电螺旋桨(6)的数量为2个,分别位于主电螺旋桨(16)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的吃水线处环绕设置有浮圈(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78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