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微外科仿生血管吻合培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97517.1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6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尹永硕;于志勇;冠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G09B2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李胜强 |
地址: | 250117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微 外科 仿生 血管 吻合 培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微外科仿生血管吻合培训装置,包括仿生血管、模拟肌肉底座以及设置在模拟肌肉底座内的循环连通管、微电泵、储液囊、第一转换接头和第二转换接头、锥形血管固定夹,第一转换接头和第二转换接头与循环连通管连通,仿生血管两端分别通过锥形血管固定夹与第一转换接头和第二转换接头连通;本发明专利通过在模拟显微手术操作的实战场景,显微操作培训培训人员可通过对仿生血管进行多次重复吻合训练,并同时借助微电泵循环系统,检验吻合成功与否,从而达到提升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技术水平的目的,同时,仿生血管的可拆卸性及口径大小的选择设置方式,进一步提高了显微外科培训人员训练的效率和可选择性的技术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微外科手术培训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微外科仿生血管吻合培训装置。
背景技术
显微外科的理论与技术既是一门独立学科又为多学科所利用。整形外科在接受了显微外科理论与技术后如虎添翼,使整形外科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几年来,显微外科游离组织瓣修复更拓展了其各专业的应用范围,显微血管吻合技术作为显微外科的基础,更为彰显其重要地位。
随着2020年最新全球癌症数据的更新,乳腺癌取代肺癌,发病率全球最高。乳腺癌的外科治疗模式也逐渐由“可耐受的最大治疗”向“最小有效治疗”转变,促使患者群体的要求也不仅仅满足乳腺癌的治愈,对于乳腺癌术后的美容修复要求日益增加。显微血管吻合技术作为乳腺癌术后的肿瘤学相关整形技术,即自体乳房修复重建的基础技术之一,越来越受到各级医疗机构乳腺专业及整形专业医生的青睐。因此,显微血管吻合技术的推广与培训成为目前各大医院攻克技术难点的必经之路,也为显微技术甚至超显微技术铺设一条完美的学习曲线之路。
目前,市面上针对显微血管的培训装置还未发现,仅仅存在一些手术上常用的血管吻合装置,如公开号为CN112294381A的一种用于显微外科的血管及淋巴管吻合套管装置以及公开号为CN213249406U的血管吻合辅助装置均为结构复杂的手术用具,不便于培训人员进行操作,且造价高昂,无法满足培训需要。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微外科仿生血管吻合培训装置,来解决培训成本高昂,且培训效率低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微外科仿生血管吻合培训装置,来达到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显微外科仿生血管吻合培训装置,包括仿生血管、模拟肌肉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模拟肌肉底座内的循环连通管、微电泵、第一转换接头和第二转换接头,所述循环连通管固定在所述模拟肌肉底座上并使所述循环连通管的两端延伸出所述模拟肌肉底座,所述第一转换接头和第二转换接头分别设置在所述循环连通管两端并与所述循环连通管连通,所述仿生血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换接头和所述第二转换接头连通,所述微电泵用于控制循环连通管内血液的流动。
优选地,还包括储液囊,所述储液囊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转换头的所述循环连通管上并与所述循环连通管连通,所述储液囊与所述第一转换头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循环连通管开闭的开关。
优选地,所述储液囊为椭圆形,且为透明硅胶材质。
优选地,所述仿生血管包括动物的动脉仿生血管和静脉仿生血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换接头和第二转换接头均包括锥形针芯和锥形血管固定夹,所述锥形针芯的扩大端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循环连通管连接的第一外螺纹,所述锥形针芯的缩小端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锥形血管固定夹相匹配的第二外螺纹,所述仿生血管与所述锥形针芯连通,并卡接在所述锥形血管固定夹与所述第二外螺纹之间。
优选地,所述锥形血管固定夹和所述第一转换接头之间还设置有调节弹簧。
优选地,所述微电泵的泵送压力为15kpa至18k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未经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75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