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升刚卡轮胎圈部性能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96714.1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3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传铸;赵凤和;朱晶;岳振;张燕龙;王明权;黄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兴达轮胎有限公司;泰凯英(青岛)专用轮胎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00 | 分类号: | B29D30/00;B29D30/3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张洒洒 |
地址: | 257336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轮胎 性能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刚卡轮胎圈部性能的生产方法,属于工程机械轮胎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胎胚成型工序中,依次进行护胶、胎圈垫胶、气密层、过渡层、胎体、上胶片、钢丝圈、垫胶、上带束层的贴合,然后进行胎体反包,之后进行胎体反包压合,接着进行胎侧部件贴合,贴合完成后再进行胎侧部件的反包与压合。本发明从生产工艺上减少成品轮胎胎体反包钢丝的变形,提升刚卡轮胎圈部反包钢丝的质量,有效降低轮胎使用过程中圈部的异常应力,提升轮胎圈部性能,避免早期圈部脱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刚卡轮胎圈部性能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矿用刚卡轮胎存在制造过程中胎体钢丝反包高度、水平度不稳定的质量问题,从而导致产出的成品轮胎胎体反包高度、水平度出现波动。且目前国内工厂对轮胎成品出厂检验的技术存在不足,对钢丝反包高度低于设计要求的产品未能及时有效识别与控制,因此导致产品在市场使用过程中频繁出现早期胎圈脱层的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升刚卡轮胎圈部性能的生产方法,从生产工艺上减少成品轮胎胎体反包钢丝的变形,提升刚卡轮胎圈部反包钢丝的质量,有效降低因反包胎体钢丝变形或反包高度低而导致轮胎使用过程中圈部的异常应力,提升轮胎圈部性能,避免早期圈部脱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提升刚卡轮胎圈部性能的生产方法,胎胚成型工序中,依次进行护胶、胎圈垫胶、气密层、过渡层、胎体、上胶片、钢丝圈、垫胶、上带束层的贴合,然后进行胎体反包,之后进行胎体反包压合,接着进行胎侧部件贴合,贴合完成后再进行胎侧部件的反包与压合。
优选地,在胎体反包之后压合之前,对胎体反包高度进行检验:使用红光一字线激光器向胎体照射标线,标线的位置设定为胎体钢丝反包端点的理论位置,然后测量胎体上该标线位置与胎体的实际钢丝反包端点之间的距离;将该距离与预设标准一进行比对以判断胎体反包高度是否合格。
优选地,所述预设标准一为:胎体上该标线位置与胎体的实际钢丝反包端点之间的距离为±(5-10)mm时判定为正常。
优选地,轮胎成品出厂前,对胎体反包高度进行检验:制作两个与轮胎胎侧部位反包端点护台下沿直径相同的金属圈,并将金属圈分别固定在轮胎两侧反包端点护台的位置;将固定有金属圈的轮胎移至X光检验机处进行检测,检测后,金属圈将以标线的形式呈现在X光检验机的图像中,测量图像中金属圈所呈现的标线与实际的胎体钢丝反包端点之间的距离,并将该距离与预设标准一进行比对以判断胎体反包高度是否合格。
优选地,所述X光检验机在轮胎圈部位置的图像失真检验:在轮胎两边胎侧对应胎体钢丝反包端点的位置分别固定一个金属三角板,将固定有金属三角板的轮胎移至X光检验机处进行检测;测量X光检验机的图像中金属三角板形成的三角形的各个角的角度,并将其与金属三角板本身的角度进行比对,若波动公差符合预设标准二,则判定X光检验机在轮胎圈部位置的图像不失真,否则判定失真,需对X光检验机进行调整校准。
优选地,所述预设标准二为波动公差≤1.5°。
优选地,所述金属三角板采用金属直角三角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本发明可以从生产工艺上减少成品轮胎胎体反包钢丝的变形,提升刚卡轮胎圈部反包钢丝的质量,有效降低因反包胎体钢丝变形或反包高度低而导致轮胎使用过程中圈部的异常应力,提升轮胎圈部性能,避免早期圈部脱层。
2. 本发明通过在胎体反包之后、压合之前采用红光一字线激光器进行检验确认胎体反包高度,在胎胚成型阶段就对轮胎进行初步的检验,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返工,大大节约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兴达轮胎有限公司;泰凯英(青岛)专用轮胎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兴达轮胎有限公司;泰凯英(青岛)专用轮胎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67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水水体流速分布的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MTBE脱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