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子结构模态参数的损伤识别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5596.2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2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于虹;余兴胜;闫俊锋;文望青;严爱国;瞿国钊;秦寰宇;夏文俊;张炳鑫;张德旺;张宪亮;周柳雯妮;沈哲亮;崔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Q5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秦曼妮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结构 参数 损伤 识别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子结构模态参数的损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整体结构划分为若干个子结构;
步骤2,在损伤前和损伤后分别计算各子结构的模态参数,以确定各子结构损伤前后模态参数的变化,并基于各子结构损伤前后模态参数的变化确定有损伤的子结构;
步骤3,对存在损伤的子结构进行分析,建立子结构损伤识别求解方程,并对方程进行求解,以获取解向量;
步骤4,根据解向量,识别损伤在子结构中的具体位置和损伤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子结构模态参数的损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计算各子结构的模态参数具体包括:
建立与各子结构对应的多维ARMAX模型;
利用多维ARMAX模型的自回归系数对各子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进行估计,得到各子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基于各子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计算得到子结构的模态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子结构模态参数的损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还包括:在子结构模型的界面自由度处施加虚拟固定约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子结构模态参数的损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与各子结构对应的多维ARMAX模型具体如下:
其中,表示目标子结构加速度响应向量在时刻t处的观测值;u(t)表示由作用在目标子结构上的外部激励Fm(t)和界面加速度响应组成的向量,即下标m和s分别表示内部自由度和界面自由度;和表示子结构ARMAX模型的自回归系数矩阵;和表示子结构ARMAX模型的滑动平均系数矩阵;a(t)表示预测误差在时刻t的值;和表示子结构ARMAX模型中与预测误差相关的滑动平均系数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子结构模态参数的损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多维ARMAX模型的自回归系数对子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进行估计包括:
提取子结构ARMAX模型的自回归系数矩阵和
利用子结构ARMAX模型的自回归系数矩阵组集一个矩阵[G],表示如下:
其中,I表示nm×nm阶单位矩阵,矩阵[G]的尺寸为2nm×2nm,nm表示子结构内部自由度的个数;
对矩阵[G]作特征分解,矩阵[G]的第k阶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分别表示为λk和{ψk},λk和{ψk}满足:
[G]{ψk}=λk{ψk}
将复数特征值λk写成ak+ibk形式,则子结构的第k阶固有频率可以表示为:
其中,Δt表示结构响应的采样间隔;
将特征向量{ψk}写成如下形式:
其中,和各有nm个元素;
子结构第k阶振型中的第h个元素可以表示为:
其中,表示向量中的第h个元素;表示复数的模;当复数的相位角位于第一或第四象限时,常数ε=+1;当的相位角位于第二或第三象限时,常数ε=-1;
对识别出的子结构振型进行标准化处理,过程如下:
其中,Mmm表示子结构的质量矩阵;{φk}表示标准化处理之后的子结构第k阶振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559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飞行器安全测试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烟盒翻盖回位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